融入“一带一路” 辽宁丹东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辽宁省丹东市作为 “新丝路”陆海节点,拥有贯通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连接俄罗斯远东和蒙古国的多条铁路公路大动脉,连接全球70多个港口的海上航线,将成为 “新丝路”上的 “新枢纽”。其意义不仅之于经济,更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战略的需要。 大时代需要大战略。 “一带一路”是一个国家的伟大抱负,代表一个民族对于产业和文明输出的光荣梦想。 大势已成 在今年初的辽宁省 “两会”上,省政府宣布:辽宁将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加快推进以大连、营口、锦州和丹东港为重要节点、以跨境物流为引领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同时,积极融入 “辽满欧”、 “辽蒙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北极东北航道建设。根据计划,将以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为重要节点,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丹东要坚持把自身放到我国沿海开放的大格局中,牢牢抓住新一轮振兴东北和 “一带一路”开发开放的双重机遇,努力打好 “区位优势”和 “地域特色”两张牌,推进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型,促进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多元化旅游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丹东是整个东北地区惟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城市,是东北东部地区出海大通道和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历经市委、市政府和工商界有识之士不懈推动,丹东和丹东港已经成为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的龙头,成为东北东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丹东融入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势已成。 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将全面提升丹东的对外开发、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从交通优势看,丹东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拥有罕见的最为完善的海港、高铁、高速、空港和水利、电力、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10年的辽宁沿海开发开放,丹东已经构筑起全新开放格局,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与周边的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建立了密切的经贸合作。这些优势是丹东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丹东在新一轮东北振兴规划中的现实定位。 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丹东拥有得天独厚的突破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我国大陆海岸线北端的不冻良港,丹东港依托辽、吉、黑和内蒙古四省区,具有明显的腹地优势。在东北东部铁路、丹通高速公路和沈丹客专、丹大快铁相继开通后,其腹地纵深延伸至整个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沿线辐射鹤岗、佳木斯和鸡西等十几个资源型城市共22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粮食、煤炭、木材及钢铁等货物,成为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辐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枢纽港。 抢抓机遇创造条件 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丹东必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完成一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落实国务院出台的 《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提高丹东开放水平,探索开放新模式,打造东北亚战略新高地,丹东市正在抓紧实施丹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总体规划编制,对主要产业布局、对外开放与合作、综合交通、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进行战略布局。今年,丹东还将以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与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中亚甚至整个欧洲的贸易。充分发挥港口海铁联运的优势,把韩国、日本商品通过亚欧大陆桥输送到俄罗斯、中亚及欧洲国家,同时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的商品输送回来,将丹东港打造成连通欧洲、中亚与韩国乃至日本、东南亚等国贸易的新的中转港,提升丹东在国际经贸的地位。 在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方面,除了大力发展港口外,丹东还非常重视发展铁路运输,沿 “丝绸之路经济带”方向正努力推动两大通道建设:蒙古和俄罗斯通道。蒙古通道即辽蒙欧铁路,从丹东港出发,途径蒙古乔巴山,直至欧洲,促进同蒙古开展农产品、矿产等贸易交流;俄罗斯通道主要是打通由黑龙江同江至哈巴罗夫斯克段境内的铁路。 “一带一路”是丹东开放破局的胜负手,机遇稍纵即逝。应以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从理念、规划、产业上全面融入、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具体政策设计和项目安排,使丹东成为资源流向的聚集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区域、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在 “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格局、自己的贡献点,担起丹东该担当角色和责任。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