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保护法今起实施!河南18个集中管辖基层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挂牌成立
顶端新闻记者 王丹 通讯员 于猛 张东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将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3月31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
据介绍,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以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改革为总抓手,着力构建覆盖全省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一体化保护,在新时代黄河生态保护大合唱中展现了司法担当、贡献了司法力量。
18个集中管辖基层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挂牌成立
根据通报,2020年9月,报请省委和最高法院同意,确定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对省内黄河流域的全部环境资源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实行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这项改革被省委列为重点改革事项。2021年11月,经最高法院批准,省法院撤销洛阳铁路运输法院,在郑铁中院设立郑州环境资源法庭,成为继南京、兰州、昆明之后全国第四个专业化环境资源法庭,集中管辖区域由黄河流域扩展至南水北调干渠和淮河干流流经区域,形成“两横一纵”环境资源审判体系框架。
2022年8月,省法院报经最高法院、省委批准,进一步将集中管辖范围扩展到全省,确定郑州铁路运输中院和18个基层法院对全省环资案件实行集中管辖,构建以流域、生态功能区为特征的覆盖全省跨行政区划的“18+1+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
实施集中管辖以来,郑铁两级法院受理黄河流域各类环境资源案件2361件,结2302件,案均审理天数为32.35天,比实施集中管辖之前82.53天减少50天,集中管辖系统治理优势不断凸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趋好。目前,全省18个集中管辖基层法院的环境资源法庭已经全部挂牌成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大保护格局全面推开。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605件,判处犯罪分子4090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对人民群众高度关切的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等突出环境问题,全省法院始终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目标,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手段,助力省内黄河流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充分发挥刑事审判震慑和教育功能,坚持最严法治观,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审结涉黄河流域环境资源一审刑事案件2605件,判处犯罪分子4090名。严惩向黄河干支流倾倒排放固体废物、污水、废气的违法犯罪行为,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厉打击黄河河道违规采砂、非法采砂等犯罪行为,确保黄河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惩破坏人文遗迹、自然遗迹的犯罪行为,保护黄河文化遗产。
此外,充分发挥民事审判救济和赔偿功能,审结涉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1645件,赔偿金额达1.09亿元,其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00件。坚持“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环境私益,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赔偿责任。大力支持社会环保组织、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依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正确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在行政审判方面,坚持监督支持并重理念,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579件,非诉及行政执行案件3212件。灵宝某水产养殖公司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100余亩鱼塘,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当地政府对鱼塘及附属设施予以拆除,有力打击了黄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建立黄河流域间协调联动机制,打破 “九龙治水,各管一段”
司法服务保障黄河流域,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协同配合。
省法院与省政府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将环境资源审判纳入府院联动大盘,共同做好环境资源案件诉源治理、矛盾化解、生态修复等工作;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黄河河务局会签《关于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协作的意见》,与省公安厅、林业厅、生态环境厅等会签《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意见》等8个文件,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形成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整体合力;在全省法院推行“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推动林业行政执法与生态司法有机衔接,加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安阳中院联合殷墟管委会挂牌成立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与安阳检察院等多家单位会签《关于建立殷墟保护行政司法联动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多层次、多方位保护黄河文化遗产。
扩大区域司法协作圈,省法院与青海等九省区高级法院共同签署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建立黄河流域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打破过去“九龙治水,各管一段”,形成“流域一体,统一施治”局面。郑州铁路中院、三门峡中院与山西运城中院、陕西渭南中院签署《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协助跨域案件办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共建黄河中游流域大保护、大协作的新格局。
加强公检法协同保障,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会签《关于实行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规定》《关于实行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集中管辖的规定》,出台《全省法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工作指引》,完善公检法司协调配合,形成协同治理合力。三门峡市中院与三门峡市检察院就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长期沟通联络机制。
判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3239.2万元
河南法院严格贯彻恢复性、预防性司法理念,努力做到追责到位、赔偿到位、修复到位,把司法裁判的效果实实在在体现到生态修复治理效果提升上。
积极适用环境禁止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全省法院共发布禁止令315件,及时制止侵权行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全省法院判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3239.2万元,切实提高了环境违法成本,让违法犯罪者痛到不敢再犯。
创新审判执行方式,坚持司法裁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灵活适用“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技改抵扣”“认购碳汇”等环境资源审判独有的裁判方式,为不同类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提供全方位修复选项,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2018年以来,黄河沿岸补植树木11.6万株,增殖放流鱼苗121.26万尾,促进30处矿山得到及时修复,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