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谋划 辽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顺利推进

18.06.2015  13:10

      在日前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孟庆海公布了辽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进展情况。

      孟庆海介绍,为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辽宁省科技厅连续五年重点支持高端装备产品研发,力争到2017年,重点突破100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20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高端装备产品,形成15项以上国家标准,申请和授权300项专利,引进、培养1000名技术和管理高端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专业化生产企业。

      据了解,辽宁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围绕辽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一批代表辽宁形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可替代进口的高端装备产品。产品技术水平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并且核心关键技术要有发明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达到国内第一。现已在沈阳浑南区形成了“一项控制系统技术、三类重要整机装备、一批关键部件、一个关键零部件支撑平台”的配套能力,拥有专利技术300余项。

      坚持全产业链布局

      孟庆海表示,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主旨在于围绕辽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瞄向国际高端、面向国际前沿,依托骨干企业,攻克制约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核心关键部件配套,开发一批代表辽宁形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高端装备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着力培育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核主泵、IC装备、风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

      主要做法是围绕重大装备产品研制,兼顾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突破,拉长产业链条。如核主泵产业链,依托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核主泵惟一定点生产企业)、大连华锐重工铸钢有限公司、沈阳远大科技电工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展AP1000、CAP1400核主泵、核主泵高压变频器、核主泵壳体、环吊、主泵飞轮、精密铸造叶轮、主泵密封、高性能核级合金锻件、主泵泵内铸件、主泵国产化材料等产品开发及技术攻关,形成从整机集成技术到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研发和制造配套体系;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产业链,依托特变电工沈变公司、鞍山荣信、新东北电气集团和大连第一互感器厂等企业,重点开展11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变压器、换流阀、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断路器、逆变器、隔离开关、出线装置、套管、绝缘子、滤波电容器、电子式互感器和电抗器等产品开发及技术攻关,形成从整机集成技术到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研发和制造配套体系。

      加强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产业链建设,支持沈阳新松、大连四达、大连机床、沈阳机床、大连光洋、大连豪森、大连智云、锦州春光、大连橡塑、营口金辰、大连运明,面向辽宁优势行业领域,包括机床、飞机制造与装配、汽车、食品药品、石化、光伏、消费电子等,开展新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整机及自动化柔性装配生产线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增长点,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建立产学研关系

      辽宁重大专项实施三个年头,重大项目单位与相关行业内领先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研发能力大幅提升,加快了企业国际合作的步伐及专利的标准的制定和申请,推动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使辽宁制造实现出口升级。

      仅2015年一季度,在数控机床领域,沈阳机床集团和大连机床集团两大整机厂研制的中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产品销往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实现销售收入3130万美元;机器人领域,沈阳新松公司研制的智能移动机器人(ACV)、自动售检票系统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销往墨西哥、印度、澳大利亚、韩国、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实现销售收入93万美元;能源装备领域,沈阳鼓风机集团研制的透平机械销往伊朗等国,实现销售收入700万美元;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公司顺利完成美国洛杉矶水电部以及印度国网公司等40余台特高压产品的交货,实现销售收入4820万美元,大连华锐重工集团研制的风电产品增速机产品销往印度,实现销售收入2178万美元;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大连华锐重工集团研制的大型曲轴、装船机、堆料机、取料机、翻车机、卸船机和场桥等产品销往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实现销售收入1.08亿美元;轨道交通领域,辽宁福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机车用铸钢产品销往美、日、韩等国,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美元;工程机械领域,北方重工集团研制的掘进机等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109万美元,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签订出口阿根廷32台SRT55D矿用自卸车订单,大连华锐重工集团研制的起重机、焦炉机械

      部件、堆料机、取料机等产品销往越南、日本、新加坡和伊朗等国,实现销售收入4141万美元;IC装备领域,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接到美国应材、东京电子等客户的IC级铝合金结构件产品订单34.6万美元,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涂胶显影机成功获得台积电(全球第一大晶圆代工厂)订单。

      建设人才保障体系

      近年来,东北地区人才流失问题日益凸显,辽宁为防止人才流失,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端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重大专项实施以来,项目承担单位均加大了对研发和管理人才及团队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目前共组建研发团队42个,累计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600余人。自2013年起,辽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已经启动42个重大项目,预算研发资金总投入42.38亿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支持6亿元,企业自筹36.38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攻克重大核心关键技术54项,开发出重大装备产品(样机)18个和重大装备关键部件12个,共申请发明专利114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项,形成行业、企业标准20项,发表论文108篇,共组建研发团队36个,累计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600余人,并购海外研发中心3个。有很多单位还制定了针对人才和团队的激励措施,提高了研发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确保重大专项项目的顺利研发提供了智力保障。

      据了解,辽宁省首批组建的6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15个专业技术平台和1个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了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重大专项重点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专业化生产企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