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搞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报告对“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进行了宏观部署,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这些重要论述也是各级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总纲领。
此前,2017年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试行)》,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为全国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设定了制度规范,也标志着对领导干部的审计从经济责任审计又延展到了生态责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开阶段。
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以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基础,重点审计和评价领导干部贯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作出重大决策、完成目标任务、履行监督责任等方面情况,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要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项工作,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切实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指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这些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建设美丽中国”承载着领袖为后代子孙留得绿水青山的责任与担当,也寄托着人民群众对梦归故乡忆乡愁的情怀。
因此,切实学懂弄通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之首要,也必然是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之首要。
二、将改革创新、勇于实践和扛起担当贯穿于工作全过程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制度创新的有机组成,是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全新制度性探索。因此,我们既要敢于改革创新,又要勇于工作实践。
就新乡市而言,2015年以来既未纳入全国试点范围,也不是全省试点城市,而是于2017年选定个别县(市、区)正式开展县(市、区)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我们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未知,但试点城市的经验也是我们可走的捷径。只要我们能够善于借“它山之石”并结合新乡实际,大胆实践,必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的采集与核实工作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首先要摸清领导干部任职前后所在地区主要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情况,揭示资源环境领域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违纪问题、严重损毁自然资源资产问题等。现实情况是审计部门面临着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不健全,被审计地区提供的数据无法有效核实等现实困境。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必将成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首要选择手段。
如采用无人机航拍基本农田保护、河道偷排漏排情况、国家公园地质和植被的保护状况等;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利用其定位、比对、计算的三大功能,帮助审计人员解决诸如土地资源审计涉及的地块地理位置确认、土地历史现状对比分析、地块面积计算,森林资源审计涉及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占用林地情况及面积的计算,水资源审计涉及的河道水域被占用面积、防洪堤坝建设情况等等问题。
(二)建立客观求实和较为科学的审计评价、定责等指标体系是此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情况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次客观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因此,评价标准的确定就尤为重要。
审计机关应主要以主管职能部门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审计收集的相关信息、采集掌握的基础数据,针对不同生态类型,按照资源性质,确立不同权重的指标体系。如,可以划出土地、矿产、水、森林、环境、农业等六大基本资源硬性指标和其他参考指标(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等),然后可以划分出存量指标、消耗量指标和使用效率指标等。每项指标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工作难度设定权重,再进行量化。国家公园等野生动物较多的地区就突出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偏重设置生物资源的权重比例,保护类湿地就偏重水资源的权重比例。主产粮区就突出耕地保护,既看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项控制指标,又突出重金属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指标。环境治理指标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指标,同类别地区大指标相对统一,不同类别地区个别指标略有偏重。
审计评价把握“审计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可以实施百分制,用数据说话。用森林覆盖率、耕地保有量、集中饮水水质达标率等数据来量化评价。
审计力求探索制定并不断完善“量化与差异化相统一”、“切合当地客观实际”的审计评价和定责指标体系,夯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基础。
(三)强化部门协同,凝聚合力推进,迅速打开局面
由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业务管理的专业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必然会涉及多专业、多行业的指标、数据、标准等,而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也会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挑战。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加强与国土、发改、农业、林业、水利、环保、财政、统计等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建立各部门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共享机制和审计合作机制,便于审计机关充分利用这些职能部门已有数据、已有成果,使审计机关能够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四)为建设美丽中国扛起应有的担当
近日,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胡泽君同志就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指出,各级审计机关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极端重要性,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此项审计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要深入学习领会《规定》的基本要义和深刻内涵,深刻认识到《规定》既明确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全新工作任务,又推动了审计制度、审计职能改革创新;既是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制度保障,又是规范审计行为的重要遵循。
各级审计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担负着重任,容不得丝毫懈怠,必须不等不靠、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敢于担当。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和理解中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及相关重大政策措施的内容、背景和目标要求,认真学习资源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提升审计能力。
三、以审计力量推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
(一)地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负有重大责任。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领导干部责任”这个核心,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通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算一算“生态账”。通过审计提醒领导干部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政绩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时刻不忘环境保护。
(二)国土、发改、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统计、财政等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有着各自的职能和承担了法定的职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试行)》明确将这些职能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列为审计机关监督的对象,审计机关也要通过审计考核上述有关职能部门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履职履责情况,促进各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的作为与担当。
审计机关对重大资源损毁、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及其预防和处置情况等要保持动态关注,可以采取在领导干部任中实施调查分析,收集证据数据,发现和揭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同时,在正式实施离任审计时,边审计边督促整改,促进相关部门尽职尽责,保证政令畅通。对职能部门执法不严、管理混乱、庸政懒政等问题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对涉及违法、违纪的行为和人员依法、依规移交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处理。
四、坚持立足当地实际,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纳入到“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之中。审计目标要得以实现,除了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人员配备等条件外,审计机关还必须树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并贯彻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
(二)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客观求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认真甄别、准确定性。如对县、乡两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不仅要看现状,还要关注历史状况,关注河流上游来源实际情况,更要关注本地是否存在严重污染源等。
(三)审计项目工作重点的选定也需立足当地实际,选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关注度较高的生态环境短板问题,选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如水源地保护、城市二次供水、黑臭水体治理、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垃圾分类及处理以及旅游景区公厕治理改建、污水和垃圾处理等。
总之,各级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搞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作者赵晓阳系新乡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主任、新乡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