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把污染的源头锁入法制的“牢笼”
“打开手机,就能将辖区内涉水、涉气企业,以及河流断面完成日常的环境监管,并且可以随时调取在线监控数据,实现了对治污设施的24小时无缝监管,超标预警系统可第一时间提醒到执法终端,全方位为点源、面源、线源污染防治保驾护航”项城市环保局长韩秀娟边介绍边演示自己的手机执法平台。
提起项城就必然提起“莲花味精”。上世纪90年代,项城市以“莲花”牌而闻名国内外,一个莲花味精企业养活了一个城市,富足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豫东平原大县,可单一的产业让项城市收获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度破坏。
据了解,项城市在90年代末期,河流水质急剧恶化,空气中弥漫的恶臭味,一度让项城市“臭名”昭著。那时的项城市环保局刚刚成立不久,从人员配备、任务分工、专业技术、硬件设施等各方面都处于落后萌芽阶段,从环境治理上缺乏较为有效的经验,治理经费少,治理技术薄弱,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在理念、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如今,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新《环保法》也将于2015年1月1日实施。项城市紧跟国家宏观调整,以彻底甩掉“臭”帽子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新效能为目标,加快对辖区内所有涉气、涉水企业提标改造,完善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保部门职能,引进培养环保专业人员加入环保队伍中来,不断学习先进治理经验,逐步培养企业的学法守法责任,倡导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
2008年10月,项城市产业集聚区被批准为第一批河南省规划项目,自此拉开了项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当地经济重生,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作为环保部门坚守的第一道大门“环境评价”审批制度,项城市环保局在征求市政府同意后,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的环评准入机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不符合产业政策、不低碳环保的一律给予红牌;对项城市传统行业化零为整,采取重组并购实现规模化发展。截止目前,项城市产业集聚区已入园42家企业,涉及纺织、服装、医药、传统工艺、食品等相关行业,不仅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更加快了经济发展的强劲步伐。项城市环保局对所有入驻涉污企业逐一建立在线监控监测点位,实现与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监测功能,并且在原有的系统加装自动预警提醒模块,彻底将污染源头牢牢掌控在手中。
2013年以来,项城市将73家涉污企业纳入了日常监管中,对43家重点污染源头实行了目标管理措施,针对22家医疗、辐射源制定了季度排查考核业务,全市15条沟河实现常规监察、监测,建立起面源、线源、点源的水污染监控网络平台,加强皮革企业的重金属、危废、污水、气味收集监管,要求所有涉污企业必须严于排放标准实施减排任务。
组织普法宣传队伍对企业法人、环保负责人开展普法大讲堂,走进重点污染源企业,召集企业员工学习新《环保法》的精神,传递的意义,并警示违法的代价。
今年6月以来,项城市成立了7个督查小组,对区域内建设项目、污染源、畜禽养殖、饮用水源、农村生态、“十五小”等各类涉及到环境污染问题的,采取拉网式排查,对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监控、治污设施运行、危废管理、违法行为整改情况等现场督办,严厉打击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并提出在新法实施前全面完成摸底、检查、督办任务。作为项城市传统工业的皮革行业,占全国皮革加工市场80%份额,是我国11个重金属防控区之一,也是环保部列入重点管理对象,项城市从原有的320家皮革企业,通过“关小上大、兼并重组、集中发展”的方针,最终形成保留了规模大、治污设施完善、工艺技术先进、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9家皮革企业,彻底扭转了涉重金属企业点多、面广、污染管理难度大的被动局势。目前,项城市皮革企业从六价铬的使用管理上,制定了一套周密完善的管理监督流程,从使用到回收,严格按照科学数据换算回收转移,年底建设运行的危废处置中心将实现全链条铬处置功能。(摘编:张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