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告诉你:运动能让人更聪明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化麦子 通讯员 吴晶平
神经解剖学家。1948年1月1日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顺德。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余年来他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从可塑性研究发展到视网膜再生研究,他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近年来,他研究各种细胞成分眼内移植或神经生长因子球内注射对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
“本来我今天想带一个大脑过来给大家看的,但是因为一会还要赶路,还是下次吧!”此言一出,一片大笑!昨日下午,记者走进番禺石碁中学与同学们一道聆听了一堂特别的“科普课”,站在“讲台”上授课的不是生物老师,而是一位院士!
这是由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共同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24期活动,活动把科普讲堂搬到了中学课室,请来了著名的神经解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和同学们分享了诸多关于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不听不知道,原来运动与治疗生理、心理疾病以及提高学习效率、过上自信阳光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与疾病:
爱动的人或许更长寿
有一句老话是:运动是最好的药。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的要我们离开电脑和手机出门走走的时候,很多人又半步都挪不开椅子!怎么办?苏国辉用科学研究劝你:想要长寿吗?多运动一些吧!
苏国辉说,根据预估,如果身体各方面条件都维持较好的情况下,人最少是可以活到100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百岁老人”并不常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不爱运动。科学研究表明,不运动的人比经常运动的人寿命短1/3。
同时,那些成天嚷嚷着要减肥却从来没有见到任何成效的爱美人士也要注意啦,减肥最好的“药物”还是运动!运动可以改造大脑,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最终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人人都爱的——“瘦”!
当然,这里的“瘦”代表的是健康的身体状况,比如运动中我们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降低了,骨头也更健康了,细胞寿命延长,不仅不胖了,活得也更久了,何乐而不为?
运动与心理:
出门走走远离抑郁症
“我曾听到同行的研究数据表明,15岁到19岁是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苏国辉一句话让台下不少中学生慌了。随后苏国辉滑动PPT,屏幕上出现几组短语——压力、恐惧、害怕、逃避!“这些词不都在说我现在的状态吗!”台下有学生嘀咕着。
“运动可以维持人的心理健康。”苏国辉淡定地说。院士这么说也是有依有据的。两年前,苏国辉和研究团队共同在世界顶尖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论文,通过在小白鼠身上的实验,科研团队发现:运动可以改善老鼠抑郁行为。
为何运动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苏国辉介绍,关于抑郁症的成因,目前还有诸多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运动之后大脑会产生脑内啡,其中包含了多巴胺、血清素等,这些物质都会改善大脑对抑郁、压力的应对反应,“他们会帮助你赶走压力,从而将抑郁的问题缓解”。
受到压力之后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与之战斗、逃避或处于僵持状态,这是我们大脑反应的本能,这些都是跟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不过这些问题统统可以由运动帮助我们缓解甚至解决。
运动与学习:
晨间体育课能提高分数
运动帮助身体强壮,让人心情愉悦,可是我们要学习工作,没时间运动怎么办?苏国辉说,没时间运动,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提高分数或增加工作效率!
原来运动还能帮助我们“加分”。苏国辉介绍了一项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在一所学校做实验,安排一群学生每天一早先上一节体育课,再开始其他科目的学习;另一群非实验组学生按照常规的课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来个随堂测验,结果让很多人都吃惊了——数学和英文两门课程的测验中,每天运动后再学习的学生成绩明显好过非实验组的学生。
这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研究表明,运动20分钟后,大脑的活动能力就很强了。大脑会产生一些神经营养因子(BDNF),这样的因子就好比是汽车的汽油,加了油,汽车才能跑得快。BDNF能帮助人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让人注意力更集中,同时也提高了记忆力。
苏国辉将原理解释完后,问坐在台下的石碁中学的校长:你们每周有多少体育课?校长回答:一星期3节课,每节课是40分钟。苏国辉说,那就好,不要求人人都跑第一,但是一定不要为了学习牺牲了运动时间。
运动与生活:
我们身体里有动的DNA
一到休假的日子,先在床上躺半天,起来后煮碗泡面坐在电脑前又是半天,下楼拿个外卖回家边吃边看剧,一天就没了。打开手机计步器,“今天只走了100步”!
当今社会,宅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可真是不健康。苏国辉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很久以前人们怎么生活吗?每天在荒野中、山林中四处奔跑,必须靠打猎才能得到食物生存下去;如果遇到猛兽追赶,还要快速奔跑才能保命,“其实我们的DNA里就天然带着‘运动’二字”。
虽然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但是运动仍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苏国辉说,我们吃到好吃的东西会觉得很快乐,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也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人有很多种获得快乐的途径,运动应该放进每一个人的“快乐清单”里。
苏国辉在最后还分享了自己运动的体验,他说如果将运动融入生活中,会发现自己更自信了,有了更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拥有更热络的社交生活。“人的基因早就内建了‘动’的机制,只有动起来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问答
问:哪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呢?
答:运动有很多种,可以是有氧运动,比如跳绳、跑步等;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一些“顺便”的运动,比如住的楼层不高,回家时就走楼梯,坐公车上下班也可以提前下车走一走。如果你没有运动的习惯,可以尝试一下,慢慢就可以看到身体情况的改善。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高科技产品,测量每天的步数,了解心率心跳等数据,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运动。
问: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吗?
答:每天坚持30分钟就很好。如果没有运动习惯,一开始就5分钟、10分钟也行。并不能绝对地说运动越长时间越好,每一个人需要的运动量是不同的。我个人认为30分钟是个安全的范围。重要的是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问:有人说“乌龟不运动也能长寿”,我们如何反驳这种观点?
答:乌龟当然可以很长寿,但是它能干的事情可能不多吧!(大笑)
化麦子 通讯员 吴晶平 化麦子、吴晶平
责任编辑: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