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创:让钢铁僵尸企业“入土为安”需解决好三问题
第一是职工安置问题。现在钢铁产能达9300多吨的停产半停产“僵尸企业”,职工数量高达三四十万,这部分职工的安置如何解决,是头等大事。因为钢铁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是债务问题,钢铁行业又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这些“僵尸企业”的资产如何处置也是大问题。比如钢铁行业平均覆盖率接近70%,而这些“僵尸企业”可能高于70%。举个例子,某企业已停产,债务高达一百多亿,其中银行债务80多亿,资产不到60亿,另一个停产企业还拖欠职工工资3.6亿,这些债务问题的处理已不是简单的企业或者地方政府能够解决的。
第三是社会问题。社会稳定不仅仅是职工稳定,也包括企业所在地的相关产业、政府等的稳定。比如,一个地方,钢铁行业占主导地位,如果停产,不仅影响运输、餐饮、酒店,还影响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和正常开支,这个企业过去是一个纳税大户,现在却要靠财政补贴。因此,这种稳定,不仅是职工稳定,还是社会稳定,处理“僵尸企业”不是简单的事情,一定要高度重视,简单的靠开会议和发文件不能有效解决根本问题。
兼并重组是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的事情,工信部、发改委下发了很多文件,也推出了一些措施,但是为什么钢铁行业的联合重组不升反降,集中度最高达到接近50%,现在可能不到40%,李新创指出,在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应该是政府搭台,企业唱主角。在联合重组中,要充分考虑企业联合重组的内在动力和联合重组后生命力,而不是仅靠政府的愿望。钢铁行业过去已经联合重组的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已有解散的,所以,要认识到联合重组对中国这样的大环境、小环境、企业和职工来说,与西方有不同之处。
李新创认为,对钢铁行业来讲,鼓励多联合、少破产的联合重组的观点值得思考。如果一个行业本来产能就过剩严重,联合重组会维持这样的已有产能,对去产能没有帮助。特别对于钢铁行业,可能多破产,才能够真正去产能。联合重组需要政府真正出台相关措施,帮助企业在联合重组中解决各种问题。企业联合重组后如何要生存,如何要去产能,去产能过程中一定有大量职工离开主业,这都是现实问题,没有政府的托底,联合重组在中国很困难。联合重组是方向,各方面都在积极推进,但需要政府的宏观支持,需要财政、税收各方面的支持。对于一些优质资产,可通过联合重组发挥作用;对于一些没有竞争的企业或产能,在联合重组就要破产清算。
(责任编辑:DF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