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将与武汉“双核驱动”

13.03.2015  09:36

建郑东新区、开启郑汴融城、打造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这些年郑州为什么不停地“自我加压”?

因为在它心里有个梦想,那就是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成“活力郑州、幸福都市”。

虽然郑州跟中西部地区的几个省会城市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但专家认为,未来我国中部很有可能形成武汉加郑州的“双核驱动”态势,共同引领经济发展。

最新定位

郑州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2012年,《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就明确,郑州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实现“活力郑州、幸福都市”的总体目标。

2014年郑州两会上,郑州市市长马懿再次明确,未来5年郑州初步确立以国际化、现代化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2015年的郑州两会上,马懿再次在工作报告中明确,郑州要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据悉,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存在问题

发展很猛,但经济首位度偏低

如果一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则说明该城市对所在省份经济十分重要,如果超过三成,则说明依赖度较高。

2014年《第一财经日报》通过对27个省份(不含直辖市)的省会经济占比统计发现,有15个省份的省会占比超过了1/4,有10个省会占比超过了30%。其中,武汉占比达到35.95%,成都占比达到35.4%,均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

郑州市统计局2015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郑州在全省的首位度进一步提高,比去年提高0.3个百分点。即便如此,经济总量也才占到全省的19.4%。

这意味着,郑州的经济首位度偏低,在招商、引入外资等方面并不占优势。

郑州PK兄弟省会

A.商家点评

郑州的优势是交通便利,劣势是人才匮乏

在中西部地区,与武汉和西安相比,郑州有何优势和不足?

郑州欧洲制造之窗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李钢伟认为,郑州最大的优势是交通四通八达、劳动力众多和政策优势,但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匮乏,尤其是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待整合。

武汉的优势在于工业基础强,高新技术多,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储备精良,但近代相对满足于现状,发展不如郑州快。

西安特别具有文化底蕴和特色,高等教育资源也相对优厚,但城市和居民相对封闭,与河南人相比,缺乏创业和奋斗激情。

郑州通力钢结构网架工程公司、郑州金三角陶瓷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宗俊说:“我最早到郑州的一个最深印象是,郑州人不排外。外地商家来了,郑州人很热情,让外地人慷慨消费,把钱留下来。而武汉人和西安人就不是这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地客商的投资热情。”

B.专家分析

郑州和武汉很有可能形成中部 “双核驱动”

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徐逢贤看来,中部的几个省会城市各有各的特点。

“论发展潜力的话,武汉最大,其次是郑州、长沙。至于西安,陕西的GDP一直比较低,西安又属于革命老区,产业结构比较落后,所以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徐逢贤认为,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的长江经济带,对武汉的带动作用会非常大。“而长江的龙头城市上海很多产业会进行转移,主要转移到安徽和武汉。此外,武汉人才众多,大学多、科研机构多,这也是郑州所不及的。”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张占仓也认为,郑州与武汉相比,经济实力还是弱了一点。武汉有武钢、“二汽”等大型企业,光大学就有上百所,人才方面郑州是赶不上的。

那么未来中国中部会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吗?

徐逢贤认为不会。他说,很有可能形成武汉加郑州的“双核驱动”态势,武汉是水路交通加航空,郑州是陆路交通加航空,共同引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 李雅静

采写: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胡巨阳 郑筱倩 赵强 记者 李雅静 宗雷

近年来,郑州城市框架的拉大有目共睹。

先是郑东新区,再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航空港区”)。如今,郑州又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目标: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都”。

想实现这一目标,郑州需要如何用力?人大代表、专家和商家纷纷出谋划策。

各方热议

郑州机会很多,关键看政府咋规划

目前我国正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这其实是我们应该怎么走出去的问题。

郑州的发展,我感觉有很多机会,毕竟地处十字要道。关键是看政府如何做好城市的发展规划。

郑州是座移民城市,勤劳、不排外,乐于吸收外来文化,无论人从哪里来,都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无需跟谁比,跟自己比就好。

郑州要想发展,应该多吸纳人才。除此之外,交通、公共设施等城市管理方面也应提高。郑州要发展,不能只是架子搭起来,城市管理水平跟不上,也不行。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天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瀛岑

郑州发展完全可借政策“东风”

对一个地方有没有信心,主要是看它本身是否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郑州可以借政策的“东风”,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首先郑州以及航空港区是在国家跨东西发展战略中的,这将促使郑州这一交通要塞更加四通八达。这一重要的位置,不仅能使郑州成为国际大都市,还能促使其成为国家一类城市。

当然,有了能实现目标的基础后,地方政府的努力也是相当重要的。

——丹尼斯集团总经理王磊

建言献策

发展高新技术、资源深加工等产业

“当前郑州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想尽快跨越至中后期,必须做好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明晰自己的主导产业。”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徐逢贤认为,郑州可以依托自己的优势,做好高新技术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信息产业、特色农业、物流产业、区域性金融产业等六大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前国家倡导的,也是调结构的一种有力举措。“资源深加工产业,比如郑州有很多铝和煤炭资源,完全可以进行深加工实现再增值。”

“物流产业就不用说了,郑州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会使得物流、人流、人才流、科技流加速聚集、流动。区域性金融产业,不管是在扩大投资还是居民收入增速方面都将发挥重大作用。”

与新乡融城,让黄河成为郑州“内河”

“河南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排第一,郑州理应成为全国中心城市。”郑州通力钢结构网架工程公司、郑州金三角陶瓷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宗俊说,从目前的城区框架来说,郑州除了向东扩展与开封融城之外,还应向北发展与新乡融城。

吴宗俊说,这几年,新乡发展很快,如果郑州能尽快和新乡融城,更有利于郑州地位的巩固,继而迅速向河北和北京辐射,奠定全国中心城市地位。

“有水的城市才有灵气。如果郑州与新乡融城后,将黄河作为郑州城区的‘内河’,郑州就立即活了起来。”吴宗俊说。

航空港区重点发展手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主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震宇建议,航空港区应重点发展手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手机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

张震宇认为,目前航空港区已经引进了富士康等一批智能手机生产企业,发展手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有天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投资软环境

王磊认为,郑州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相当快。但短板也很突出。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二是投资软环境还需提升。

王磊说,政府其实只需要做好地方的平台,也就是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只要平台做好了,有眼光、有需要的企业家自然会来筑巢。”

至于软环境,王磊说,这些年不仅郑州在提升,国家也在简政放权,希望郑州的力度再大一些。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 李雅静

采写: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赵强 郑筱倩 记者 李雅静 宗雷

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群雄并起的今天,郑州如何突围并实现引领?郑州如何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领全省经济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接受了河南商报的独家专访,畅谈郑州未来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格局下的发展蓝图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创新驱动

必须走“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的路

河南商报记者:总理和省长都强调了发展动力转换问题,强调了创新驱动。在这方面,郑州有什么具体举措?

吴天君:从发展阶段特征看,郑州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乡承载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依靠新型城镇化拉动投资、扩大需求,带动产业业态和城市形态提升,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将会在三五年内持续显现。但是,三五年后随着这一轮城乡建设基本到位,投资拉动增长的作用不可持续,未来郑州的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的路子。

河南商报记者:郑州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开放带动”?

吴天君:这几年,郑州一直致力于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着力培育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优势。在开放带动方面,一手抓招商引资,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20强企业;一手抓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重点以自贸区申报为统领,围绕投资便利化、金融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监管便利化“四个便利化”,确保各类口岸建设保持内陆城市领先地位。同时,加快国际化的人文、商务合作交流体系建设。

在创新驱动方面,坚持以人才引进培育为引领,以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要素配套政策扶持的“两金一扶”为支撑,以集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园“两器一园”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体和科技型企业为载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政资介”相结合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创建中原城市群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高新区,不断增强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动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

河南融入国家战略 咱郑州责任重大

河南商报记者:今年2月1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在调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时指出,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并提出“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突破口,带动郑州都市区、带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带动全省乃至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构想。您如何看待这一战略构想?

吴天君:郭书记提出的“一个突破口”“三个层次”的战略构想,是着眼于“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站位全省、全国发展大局,把郑州作为省会的郑州、全省的郑州、全国的郑州、引领河南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郑州所进行的战略谋划,关系到整个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一个突破口”“三个层次”构想能否实现,关键看“突破口”,关键看郑州能否抓住机遇,抢先建成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疏中心,在“一带一路”中形成核心支点。这既是郑州当前的首要责任,也是对郑州市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的现实考验。

郑州具体怎么做?重点有5个方面

河南商报记者:就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郭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郑州市将如何谋划和推进?

吴天君:当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推动下,我们重点抓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一网两链四港一体”的枢纽体系。“一网”,即以郑州机场为核心,构建覆盖国内城市、连接国际枢纽城市的轮辐式航空运输网;“两链”,即建立功能完善、覆盖全球、成本低廉的国际化航空经济生产供应链和销售供应链;“四港一体”,即综合发挥“铁公机”复合优势实现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海港口岸一体化,形成多式联运、一站换乘、快速分拨、内捷外畅的域内外客货集疏网络。

二是加快推进以郑欧班列为带动的国际陆港建设。着眼于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围绕郑欧班列自主经营,完善通关机制,健全运输网络,突出重点货源组织,加快确立国际陆港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地位,增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三是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全面拓展。着眼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买全球、卖全球”目标,围绕建设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积极争取开展综合试点工作,加快建设支撑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的信息系统和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体验、展示、交易、结算为一体的O2O体系,确保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在全国做大规模、做出地位、做出影响。

四是集全市之力加快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围绕机场二期工程、富士康“五五”专案实施、三大片区开发、重大签约项目开工建设、重大招商项目引进落地、重大要素平台打造,尽快确立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地位。

五是充分发挥航空港实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统筹、合作、共赢、服务”的理念,推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市场体系、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的一体共建、互联互通,扩大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 李雅静

采写: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赵强 郑筱倩

记者 李雅静 宗雷

关键词:小康社会

确保在2018年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南商报记者:国家已经将中原城市群正式列入国家二级城市群。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提出要“推动促进郑州与毗邻城市形成组合型大都市区”。郑州将如何定位?

吴天君: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郑州的信任、重视和支持。郑州的发展,不仅是郑州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全省、全国的发展大局。

作为郑州来讲,必须牢记加快自身发展和带动周边发展的“双重”责任,强化“率先”意识,围绕打造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走好一条路子,坚持一个统揽,实施两大战略,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强化四项保障,力争2017年、确保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实现“中原更出彩”做出应有贡献。

河南商报记者: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郑州靠什么支撑?

吴天君:走好一条路子,即围绕“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坚定不移地走好“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路子。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最突出的任务,努力把郑州建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

坚持一个统揽,就是要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以航空港区统揽郑州都市区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集疏中心。

实施两大战略,就是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促进对外开放与产业优化升级、创新要素集聚相结合,抢占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高地。

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就是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新型城镇化引领方面,力争到2017年,基本解决制约郑州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瓶颈问题,80%以上的农民实现城镇化转换,基本实现城乡功能分工有序、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

强化四项保障,一是深化改革,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推进依法治市,强化民主法制保障。三是建设“文明郑州”,强化思想文化保障。四是坚持从严治党,强化政治组织保障。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在推进中心工作中建好党、管好党。

关键词:国际商都

“一带一路”战略 为郑州建国际商都带来机遇

河南商报记者:《战略纲要》提出郑州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建设国际商都,郑州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吴天君:从建设国际商都的现实条件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机遇看,一是全球产业深刻变革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全球经济已经进入由空运主导的产业形态转型升级时期;另一方面,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生成兴起。以上两大变革,意味着我们内陆城市有了全方位从事全球贸易、国际产业合作的条件。郑州的区位和“铁、公、机”多式联运枢纽的基础决定了我们在接驳国际贸易中的独特优势。

二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重心向以中国为主导的亚太地区转移势不可当。党中央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揽的治国理政理念更加完善,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预期、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和新的对外开放发展空间。

三是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带来新的机遇。从出口看,劳动力供给及价格方面的相对优势,有利于郑州依托我省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实现出口逆向增长;从投资看,郑州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投资拉动将会持续发力;从消费看,作为1亿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必将释放出巨大的需求和消费动力。

四是“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我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南向和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向东”可以通过建设无水港,发展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推动陆海相通,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向西”可以通过提升郑欧班列运营水平,深度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通过“东联西进”,可以巩固郑州航空港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实现贯通全球。

力争到2049年建成世界工商业中心城市

河南商报记者:在中西部省会城市竞争中,郑州如何突围,实现引领?建设国际商都,郑州已经开始着手哪些工作?有什么样的设想?

吴天君:从挑战看,与国内相类似的城市相比,郑州的经济首位度偏低。同时,枢纽建设在一定区域内是具有排他性的。航空枢纽因为辐射半径大,排他性更为突出。所以说,郑州的航空基础和规模与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相比并没有优势。

因此,当前的郑州既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期,又处于“抢抓机遇、奠定基础、确立地位”的关键期。只要我们抓住航空港区的建设先机,苦干三五年,把郑州打造成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就可以实现郑州的跨越发展,为建设国际商都、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基础,确立郑州乃至河南未来在国内外的地位。

目前,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我们正在围绕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编制《郑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国际商都建设战略纲要》以及新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三五”规划。

近期目标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以郑州都市区新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力争2017年、确保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远期以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049年为规划年限,加快构建国际物流通道枢纽,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集群,建设中西部开放商贸平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力争到2049年建成以国际物流中心为主导的世界工商业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