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展,在“一带一路”建设时空中精彩绽放

03.05.2017  11:15
           

  乘势腾飞是中原人民对通航发展的梦想,点亮蓝天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精彩绽放。

  5月1日,为期5天的2017郑州航展暨世界编队特技飞行年度颁奖盛典在郑州上街机场圆满落幕。5天来,航展接待观众近30万人,整个活动安全顺利,无一事故。参展飞机158架,参展商176家,累计表演飞行时间398小时,表演起降680架次。签约32个项目,金额达人民币280亿元。

  郑州市上街区委书记宋洁在世界编队特技飞行年度颁奖盛典晚会的致辞中说:“航展期间,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飞行员、通航专家、业内人士,围绕‘把郑州航展办成亚洲最大、最多元化、最具影响力的通用航空文化盛会’的目标,竞逐了技艺,交流了经验,分享了成果,并通过航展这一重要平台,为中国的通用航空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

  14支全球顶尖特技飞行队在郑州冲上蓝天,描绘“爱心”,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共襄“2017郑州航展”盛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精彩实践。

   A

  打造全球顶尖的“飞行盛宴

  2017郑州航展精彩程度可谓空前,是国际航联首次举办世界编队特技飞行颁奖盛典,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是第一次集结这么多的特技飞行队进行表演。郑州航展执委会与国际航联特技飞行委员会按照颁奖盛典入围规则,从来自世界各国的40多支特技飞行队中遴选确定了12支全球顶尖的颁奖入围飞行队和2支表演嘉宾飞行队。此次航展共汇集了美、俄、英、法、意、西等10个国家的14支特技飞行表演队,40余架特技飞机,50多位国际顶尖飞行大师。

  本届航展室内展览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参展商176家,包括通航飞机制造、航空设备、研发成果、无人机、飞行培训、配套服务。中航工业、德士隆航空、大陆发动机、俄罗斯航直升机等中外著名航空企业都是首次以较高姿态出现在郑州航展中。

  作为本届航展最大亮点的“世界编队特技飞行年度颁奖盛典”不负众望,让到场观众感受到了14支全球顶尖特技飞行表演队令人叫绝的演出。国内表演队带来的热气球、跳伞、航模、动力伞等表演同样精彩纷呈。观众们还欣赏到了航天科普展、飞行训练营、汽车展、房产展,航空摄影大赛、啦啦宝贝决赛、大型风洞悬浮体验等配套活动。

  航展期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通航高端论坛,包括“创新中国·2017中国国际航空产业高峰论坛”“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发展论坛”“通航创客交流会”“航空人才论坛”“论道通航沙龙——飞行文化专场沙龙”“中南通航发展研讨会”“滑翔运动与蜜蜂飞机发展论坛”“低空旅游高峰论坛”等,有效探索了通航发展的路径,分享了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论坛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参与者十分踊跃。

  据了解,本届郑州航展在通航体育和通航表演产业里创下多个“第一”。第一次与国际航联合作,将世界编队特技飞行年度颁奖盛典引入中国;第一次批准境外特技飞机在国内城市中心上空宣传飞行;第一次批准境外私人飞机及驾驶者在国内低空飞行;第一次实现郑州机场口岸整机进口。这些“第一次”,均体现着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开放与活力,必将对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B

  托起“通航之都”的宏伟构想

  近年来,作为郑州通航试验区所在地,上街区围绕通用航空积极谋划,加紧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相关招商工作,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通航文化,组织举办航展,通过持续努力,通航产业不断结出硕果。

  上街区累计投入30亿元,开通“十纵五横”的路网格局,形成快速便捷交通体系;建成400余亩的东虢湖生态水系,在服务上街机场的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5个村庄进行拆迁安置,配套医院、学校、水、电、气、暖等生活生产设施,实现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完成上街机场一期改造,飞行区等级达到4C等级,成为目前公认的国内规模大、条件好的通航机场。同时,搭建通航企业总部基地、通航创业园、中国(郑州)有色金属材料创新创业综合体、飞行服务站、气象观测站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优越的基础和条件,让河南啸鹰、河南三和等45家通航企业接踵而至落户郑州通航试验区,目前机队规模达67架。啸鹰飞机组装与试飞基地、中部地区人工影响天气等20余个重大项目也已在郑州通航试验区开工建设。另有金鹿公务机FBO运营基地、飞行培训及体验中心等一批项目进入实质性洽谈。一座占地21.3平方公里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已经风生水起。

  2014年以来,通航制造硕果累累。2014年12月29日,“郑州1号”穆尼M20TN飞机成功下线试飞,填补了河南通用飞机制造的空白;2015年全新机型穆尼M10研发成功;2016年10月31日,河南三和研发生产的世界首架长航时载人无人机“祥云320”全球首发,其颠覆性超越常规的设计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16年12月28日,郑州海王实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睿思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无人驾驶地效翼船下水试飞调试。郑州通航试验区正在向中部地区通用航空制造基地阔步迈进。

  “抢抓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引力、以举办航展为契机,推动通航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将上街区打造成‘通航之都’。”把郑州市上街区打造成我国的“通航之都”是该区通航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三届郑州航展的成功举办无疑助推该区向宏伟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C

  推动通航产业的引领发展

  今年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明确北京、天津、郑州等26个城市为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以充分释放通用航空市场潜力,加快通用航空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通用航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郑州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示范区建设有利于高端要素资源向郑州集聚,加快推动郑州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补齐城市创新发展和高端功能短板,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对中部地区的区域中心服务功能和对中原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引领中部地区通用航空及关联产业提速发展,从而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

  郑州通航试验区进入国家梯队,不但意味着郑州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全新机遇,对于制造业、商贸物流、社会服务、培育消费等都有着非凡意义。通用航空产业具有占用资源低、带动系数大、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通航产业不仅指通用航空企业,还包括通用航空制造业、通用航空机场、科研机构、培训院校、国内外飞机销售代理、地面保障、咨询服务公司等一个庞大的通用航空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以上街机场为枢纽,登封、中牟通用机场及郑州市规划中的各通用机场为基地,以通航研发、制造为核心,集通航维修、运营飞行、会展销售、教育培训、通航旅游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不仅可以带动区域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诸如新材料、电子、通信、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加快郑州乃至河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保税物流、电子商务、会展、金融、总部经济、休闲运动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作为新兴产业,通航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随着示范工作的推进,通航相关产业将成为郑州产业制高点,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升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能力。

  面向未来,宋洁信心满满地说:“下一阶段,上街区将以郑州通航试验区为载体,持续强化基础建设,大力发展通航相关产业,加快区域性通航总部建设,不断完善制造先行、运营带动、服务支撑的通航产业链条,着力培育通航文化,计划到2020年,飞机起降突破36000架次,实现年飞行6万小时以上,通航产业年主营收入突破百亿元。

   D

  谱写“一带一路”建设新篇章

  集中这么多优秀的国际飞行表演队,对郑州航展来说是第一次,航展的国际化水准明显提升。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飞行队员来说,郑州航展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增进彼此了解和交流的平台。

  第一次到中国的罗马尼亚雄鹰特技飞行表演队队长乔治·罗塔鲁表示,参加郑州航展让自己见到了世界各地的顶尖表演队,增进了与同行间的沟通交流,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希望郑州航展能够一直举办下去。

  不仅如此。通过航展这个平台,郑州了解了国际通航产业的发展状况,国外通航业界越来越了解中国通航、了解郑州。可以说,航展打开了中国、郑州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郑州的一扇新窗户。

  立陶宛前总统、现任欧盟议员罗兰达斯·帕克萨斯接受采访时所说:“两个国家的关系也包括两个国家人民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国家的普通民众之间可以很顺畅、直接的交流,这两个国家的交流就会很顺畅。郑州航展促进的不仅是某两个国家的交流,更是多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飞行员们用飞行的语言发出了和平发展的强音,这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高度契合。

  国际航联特技飞行委员会主席尼克·贝克汉姆称,此次盛典的成功举办,为国际航联在今后同中国达成更多、更加深度的合作做好了铺垫。我们也已同郑州航展执委会达成一致,将世界编队特技飞行年度颁奖盛典每年在郑州办下去,并努力在合适的时候共同举办世界编队特技飞行锦标赛,帮助郑州成为世界特技飞行爱好者的圣地。

  环球航空嘉年华公司CEO马克·杰夫瑞斯表示,这次盛会是一次群星闪耀、精彩层出的盛大表演,也是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关于理想、关于热爱飞行的勇敢探索,也必将为中国和郑州的航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为河南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崛起提供了重大机遇。郑州要建设中心城市,必须趁势而为,发挥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尤其是区位和交通优势造就的交通枢纽优势。

  以郑州为依托,河南打造国际性内陆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步伐开始加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由“”到“”。而在航空枢纽建设方面,除了民用航空,通用航空的作用也正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记者 徐建勋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冯刘克 本报通讯员 蔡旭晓 穆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