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西大街:苏轼兄弟分别处,郑州最老商业街

30.09.2019  06:41

□策划:热线新闻调查部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丁丰林文张琮摄影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

这一篇七言古诗,题目叫作《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作者苏轼。

辛丑,指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宋史·苏轼传》记载,那一年,25岁的苏轼参加了朝廷的制科考试,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凤翔府,在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是在开封参加的考试,考完之后,于当年十一月动身去陕西赴任,他23岁的弟弟苏辙一路相送,从开封向西,一送就是140多里,一直到“郑州西门之外”才和兄长告别。

那么,题中所说的“郑州西门之外”是哪里呢?不是别处,就是今天郑州的西大街。凭什么这么说呢?

苏轼兄弟分别处就在郑州西大街

西大街,位于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辖内,西接人民路,东至管城街,地处二七商圈的辐射圈内。今天的西大街,是一条现代化的商业街道,柏油路面宽阔,两旁高楼林立,但事实上,西大街是一条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老街。

郑州的城市雏形,就起于管城。《史记·周本纪》有载:“武王克殷……封弟叔鲜于管。”早在3000多年前,西周灭商后,周武王把他的弟弟叔鲜分封到“管”,建立了管国,中心位置就在今天郑州的管城区,只是当时没有叫“郑州”这个名字。

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的名字,最早出现在隋朝,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将荥州改名为郑州,但这个郑州的治所是今天的荥阳,不在今天的管城。

到了唐朝时,郑州开始以管城为中心。《旧唐书》有记载,在唐高祖武德四年,曾分置了郑州、管州,郑州州治虎牢,管州州治管城。在唐太宗贞观元年,管州和郑州合并。到了贞观七年,改管州为郑州,从那时候起,郑州的治所就设在了管城。

苏轼兄弟是宋朝人,他们分手时的“郑州”,就在管城。

那为什么说“西门之外”就是西大街呢?在现在保存的民国五年(1916年)的《郑县志》里,有一幅《郑县城及四关图》。图中,郑州城内东西向的唯一一条主街,就是东大街和西大街,其中西大街就直通郑州城墙的西门。历史上,郑州城墙的位置一直稳定,考古发掘也没有发现郑州有两处城址,可见郑州西门一直就在那里。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在公元1061年农历的十一月十八日,苏轼兄弟从开封到达了郑州。当晚,两人在西大街上找了家宾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兄弟俩就起床动身,沿着西大街向西走,走出郑州城西门后,苏轼和苏辙就此分别。临别之际,苏轼挥毫,写下这篇《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的诗作。

旧传“穷东街,富西街”同在一路为何贫富悬殊?

在今天,郑州多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因为她的繁荣,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会带来的。诚然,在3000多年的建城史上,郑州一直不是一个大城市,她真正发展起来,就是在近代。而西大街的繁荣,也从那时候开始。

从《郑县城及四关图》中可以看到,旧时郑州城的中心十字,是西大街、东大街、南大街和管城街的交会处。虽然同是郑州的主街道,但是四条街的风物情致差别很大。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一句顺口溜,叫‘穷东街,富西街,穿靴戴帽住南街,挑挑担担在北街’。”

马军是管城街社区主任,生于1966年的他,从小就在这几条街上长大,上面的顺口溜也是马军从小就听说的。他解释说,在过去,东大街上住的穷人多,居民大都以农业为生,房屋破旧,生活贫困,跟农村差不多。一年中只是在庙会期间热闹几天,平时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活动。而西大街就不一样了。过去,西大街上聚集着郑州很多大的商店,西大街上的居民也相对富裕很多。

河南作家、民俗学家孟宪明告诉记者,在明、清时,西大街叫里仁街,取意就是这里的人讲究仁义。以前,老郑州的商贸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大街及大十字街一带,老城区的人买东西、吃饭、请客、听戏,都要到西大街,各地来郑州的官吏、客商,也都在西大街上招待。西大街人会做生意,能做生意是出了名的。

古老的商业基因崭新的繁华景象

就像“里仁街”这个充满书卷气的名字一样,在民国时期,西大街上有很多既朗朗上口,又富有内涵的店铺名字。如专门做水烟杂货生意的广茂烟坊、广德厚;做瓜子、大米生意的信义城和祥太长;专做鞋生意的庆福斋等。还有曾经在老郑州大名鼎鼎的玉泰生酱园,旧址就在西大街西段路北(现裴昌庙街南口东侧),主要经营酱菜、糕点、杂货,是当时郑州人买酱菜、糕点的首选。

今天我们走在西大街上,仍能感受到繁盛的商业气息,街道上车水马龙,街边大小商铺林立,俊男靓女熙来攘往,西大街已经成为郑州市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大都市气派的商业街道。

在今天西大街与顺城街交叉口处,还有着两家保留下来的百年老字号:铁记牛肉和郭记烧鸡,独具一格的仿古店面非常显眼。店里有几道招牌美味,酱牛肉、童子鸡和小笋鸡等,即便在盛夏的下午4点多,天气炎热,来购买品尝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

现在的西大街,属于郑州市西大街办事处的平等街社区管辖。社区书记封强告诉记者,西大街在解放后曾多次进行翻修,郑州市的领导还专门去上海考察学习,要把东西大街建成郑州市的“南京路”。

西大街在郑州的商业地位,在解放后也一样重要。住在西大街上的杨哲老人,对西大街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曾经建在东西大街交会处的红旗大楼。

“那个时候,不光是郑州人,外地人来郑州,红旗大楼都是必须要去逛的。”杨老先生说,红旗大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只有两层高,地方也比今天的商场小得多,但在当时已经是高楼了,里面销售各种日常百货物品,品类非常齐全。年轻的时候,每次从那儿路过,不管身上有没有装钱,他都会进去转一圈。而且“不光里面热闹,门口的街上也热闹得很,卖凉皮的,卖肉夹馍的,还有卖小孩玩具的,都扎成一堆儿”。

杨老先生青年从戎,后来定居郑州,他曾致力民族解放,也见证郑州变迁。如今虽已81岁,仍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我们给他送上了由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为关爱老人而备下的生活用品套装。

在21世纪初,郑州市政府对西大街进一步拓宽改建,红旗大楼也在那时候被拆除,原址上修建了个红旗广场,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现在正在修建的郑州地铁3号线,就从西大街经过,沿途设有3个站点。3号线一期工程预计2020年底通车试运营,“都说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到那个时候,西大街上的人流客流恐怕更要翻几番,西大街会真正成为咱郑州的‘南京路’。”封强说。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