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目标!到202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GDP力争达到2万亿元

27.12.2021  21:45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贾永标 陈诗昂) 今年,河南对全省城镇发展空间格局进行了重塑性调整,特别是郑州都市圈由原来的“1+4”拓展为“1+8”,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扩容后郑州都市圈规划建设的总体布局和下步考虑是什么?12月27日,在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就此问题介绍,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塑性调整,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郑州都市圈范围,扩容后的“1+8”郑州都市圈规模体量大幅提升,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要素,打造面向国际竞争、支撑中部崛起的高能级现代化都市圈。

除此之外,发布会还就河南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进行了发布。

“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空间格局

值得关注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介绍,从发展布局来看,按照极核带动、轴带提升、对接周边的思路,着力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

其中, “一核” 是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为支撑,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发挥郑州航空港区枢纽作用,共同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 “一副” 是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和济源深度融合发展,形成都市圈西部板块强支撑。 “一带” 是落实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国家战略,以郑开科创走廊为主轴、郑新和郑焦方向为重要分支,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城镇和产业密集发展带。 “多点” 主要是指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等新兴增长中心,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空间格局。

提及发展目标,李迎伟表示,到202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GDP力争达到2万亿元,郑州都市圈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郑汴许核心引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有效发挥,成为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到2035年,郑州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建成经济发展高质量、开放创新高层次、公共服务高品质、生态环境高水平、协同治理高效能的现代化都市圈。

在重点任务分解方面,发布会提到,要以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重点以G30为主轴推进郑开科创走廊建设,打造沿黄科技创新带;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促进城市间优势互补、合理分工,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重点打造郑开、洛巩、许港、郑新、郑焦、郑漯、洛济、洛平等8条产业带;以交通互联为先导,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重点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高效通勤圈,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提升能源输配网络,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2025年河南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3%

李迎伟表示,接下来将着力构建“一主两副、一圈四区”总体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3%,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左右。

围绕这一目标,河南将重点聚焦实施郑州都市圈“晋位升级”、城镇协同区“融合扩能”、安全韧性城市“提级改造”、宜居人文城市“魅力重塑”、人口管理服务“系统优化”、市本级和县域“双抓双提”、城市治理体系“新生再造”、城乡融合发展“破壁攻坚”等“八大工程”。

李迎伟介绍,围绕郑州都市圈“晋位升级”,未来河南将着力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强化枢纽开放、科技创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创新体系布局,壮大“芯屏网端器”全产业链,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

同时,以制定新一轮“1+8”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引领,推动兰考深度融入郑开同城化发展,聚力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带,完善都市圈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提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

李迎伟表示,要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域经济发展融合度,打造“火车头+动车组”的强劲动力系统。一方面,强化省辖市市本级意识,充分发挥城区经济外溢带动效应,科学谋划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产业、管理服务,建立各省辖市市本级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市县发展成5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培育发展一批3万~5万人的中心镇。

规划引领,

优化河南城镇空间格局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增减挂钩”计划指标31.28万亩;批准建设用地总面积43.14万亩,其中支持各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9万亩。

这些措施,实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保尽保。

当天的发布会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中强介绍,在强化用地保障的政策支撑方面,河南先后出台印发了《服务“万人助万企”十项措施》《关于做好防汛抢险及灾后重建用地保障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改进土地利用计划和报批管理 切实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坚持服务企业的工作导向,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土地要素保障。

同时,相关文件提出,“按照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25%~30%的比例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等措施,强化土地要素向中心城市、都市圈、郑开同城化等重点地区以及经济发展质量好、土地利用效率高的市县倾斜。建立上下协同的联动机制,优化用地审批程序,支持我省产业用地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打造现代化城市,

河南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等“八大行动”

发布会上,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巩魁生介绍,就打造宜居、韧性、智能的现代化城市,让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该厅投放了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扩容提升、城市更新、住有所居、城市治理“四化”、特色风貌塑造、实施城乡绿色发展、韧性城市建设等“八大行动”。

据悉,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方面,河南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体系,系统治理“城市病”。

具体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9000多个、约74万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省辖市完整社区覆盖率达到50%,改造棚户区30万户,基本完成登记在册城中村改造。

在实施住有所居行动方面,将支持郑州、洛阳等大城市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长租房,推动租购同权,推进郑州市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

同时,强化住房保障,加快郑州、洛阳、南阳等保障性租赁住房示范城市建设,“十四五”全省新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左右,实现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租房“应保尽保”。积极实施青年安居保障工程,大规模吸引汇聚青年人才,以才兴产、以产兴城。

强化公共服务保障,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发布会上,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甄介绍,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社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重点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保障,有效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市。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72.75万人,返乡创业新增105.5万人,带动就业新增806.94万人。

李甄介绍,人社部门采取的措施包括全面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具体措施方面,为支持返乡创业,河南设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团,打造全生态、专业化、多层次的创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返乡创业质量,以创业带动就业。

此外,人社部门还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技能竞赛体系、培训评价信息管理体系,大规模开展“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让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

“力争到2025年,完成15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050万人(含新增高技能人才380万人)取得相应证书。”李甄表示。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