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资源转化 贵州中药材产业跨越发展

08.10.2015  14:02

      近日,贵州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该省将围绕18个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在38个重点县打造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建设1~2个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4~6个产地交易市场;推进医药服务与大数据、医药流通与物联网结合,构建现代医药流通网络。促进新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在种植、制造、物流、医疗、健康管理等产业链上培育新业态。

      近年来,贵州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基础,着力抓好基地建设、种子种苗繁育、龙头企业带动、园区建设等重要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贵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近年来,贵州省遵循山地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把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基础,着力抓好基地建设、种子种苗繁育、龙头企业带动、园区建设等重要工作,中药材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意见》提出,在各市州府所在地、重点旅游城市和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民族医药产业园,积极发展药膳保健产品。依托遵义金钗石斛产业文化城、独山县中药养生滋补保健中心、丹寨县民族医药文化生态园等基地项目建设,重点推动贵州道地大宗药材进入新资源食品目录,推进以天麻、杜仲、灵芝、茶叶等为主要原料的药食同源保健品开发,推进以天麻、杜仲、灵芝、太子参、薏苡仁、半夏、银杏、何首乌、桔梗、金银花、刺梨、鱼腥草、石斛等药材为重点的中医民族医药膳健康养生品目和方法。

      赫章县是贵州省半夏药材的主产区,有二十余年人工栽培半夏的历史,共种植半夏7.02万亩,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左右。2013年3月,“赫章半夏”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特有的野生金银花生长在绥阳县境内,绥阳金银花原生态、无污染、品质高,其绿原酸含量高达7.44%,远远高于国家标准1.5%,属全国优质品种,是药用、保健品之上佳选择。绥阳发展野生金银花移栽种植已有30余年历史,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量近200万斤。安顺市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山药。尤其是该市刘官乡气候条件和水土资源得天独厚,种植的山药产量高、品质好。

      贵州经信委表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近年来,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良好气候条件,贵州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5张名片”之一。

      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在发展中药材产业同时着重强调生态保护和企业带动,形成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和“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

      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模式下,中药材种植采取林药结合、草药结合、粮药结合和果药结合等方式,创新立体高效的“林药套种”“果药套种”“药药套种”“林下仿野生种植”等种植模式,将种植基地与生态、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用有限的耕地填饱肚子,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加“票子”,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在“企业带动产业”的模式下,积极鼓励省内外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医药企业在我省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省内企业主要有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全省多个中药材产区建设种植基地。

      企业通过“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订单回购等保护农民利益的利益联结模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引领作用,促进农民能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产业精准扶,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中药材种植已成贫困人口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

          探索发展新路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品种引领中药材种植大产业,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为保证优质中药材原材料来源,公司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布局规划中药材种植基地:与三个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发展中药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带动推广中药材种植约10万亩。

      在此过程中,公司创新扶贫模式,完善中药材种植产业连接机制,形成“四加一合作”(公司研究院校合作社基地)“三好一合理”(广大药农提供“好种子、好肥料、好技术服务”及以合理价格回收产品)“四定一保证”(根据原材料需求和经济效益确定种植品种、因地制宜地确定种植区域、科学合理地确定种植规模、签订合作协议或产销合同和公司保证以合理价格,全部回收各基地生产的中药材产品,只要与公司签订种植回收协议的合作社和农户,无论市场价格波动多大,公司都认真履行协议)的产业运作模式和利益链接机制,有机地把公司、合作社、农户连接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利益联合体。

      作为贵州省第一家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的企业,贵州信邦制药公司经过近20年不断地开拓创新,现已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医疗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医疗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该公司于1998年便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和GAP基地建设,先后在黔东南、黔南、遵义、毕节、铜仁发展种植基地,种植了半夏、何首乌、太子参、丹参、银杏、麦冬等十多个贵州特色大宗药材品种。公司与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签订了《中药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并于2013年11月在铜仁市共同投资成立了合资公司“贵州同德药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48亩,预计2016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2万吨中药材的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解决600个就业岗位,带动种植中药材20万亩,10万农户增收致富,为全省发展中药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2014年底,全省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有5个。产业的发展源于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贵州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林药套种”“果药套种”“药药套种”“林下仿野生种植”等促进产业高效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全新模式,把“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未来三年,贵州将以每年新增50万亩的速度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确保到2017年达到600万亩,力争有10个品种在种植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等方面全国领先,8个品种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