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 豫剧《红高粱》在郑上演
由三门峡市戏曲研究中心创作排演的豫剧现代戏《红高粱》于8月13日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成功演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河南豫剧人把这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名著改编成豫剧版奉献给戏曲观众,演出场面火爆。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等与近2000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
该剧是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演出活动的展演剧目之一,由著名剧作家贾璐编剧,河南豫剧院副院长丁建英导演,著名音乐家赵国安担任作曲,三门峡市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史茹领街主演(九儿),李永利、李广敏等联合主演。
大型现代豫剧《红高粱》创作于2011年,由三门峡市豫剧团(现更名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戏曲研究中心)经莫言先生授权根据《红高粱》系列小说改编,首创以戏曲形式,将其搬到舞台上。2011年,该剧获得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第二届中国豫剧节银奖,2012年被河南省选评晋京参加“向十八大献礼河南戏剧展演周”演出,受到首都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5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戏曲研究中心多次召开豫剧《红高粱》剧本研讨会,对该剧进行了全面加工提高,该剧导演丁建英在场景和人物表演中利用高粱和人物间的灵动,使该剧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使《红高粱》的这一草根抗日题材对社会各个层面和广大观众具有提升民族精神极强的吸引力。
豫剧《红高粱》以九儿和十八刀的爱恨情仇为故事主线,把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作为了主题立意,以主人公九儿和十八刀的爱恨情仇为主线,描绘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先辈们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精神与气度,以及对入侵者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抗争的精神。剧中,主人公九儿被卖给患有麻风病的单扁郎,饱受欺凌,后被十八刀所救,两人相互爱慕,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九儿和十八刀不愿意受日本人奴役,带领乡亲们奋起反抗,最终牺牲。女主人公九儿的人物性格敢爱、敢恨、倔强、智慧,有野性、有冲动、有激情,泼辣豪爽,自主自强。她敢于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敢于用土炸药,高粱酒去爆炸、烧军车,去送死,九儿的形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草根抗日英雄形象。
剧中扮演敢爱敢恨、面对侵略勇敢抗争的女主角、国家一级演员史茹说,“在演出时,我就把自己当成是九儿,去感受她的爱恨情仇。”
导演丁建英说,他特意将九儿设定为一个草台班子出身的戏曲艺人,融合了莫言《红高粱》系列小说中其他女性人物的特点,并把戏曲中“扈三娘”的形象附加在角色身上。演出中,九儿身着“扈三娘”戏服演唱的那首“靠山吼”多次响起,表达着不屈的抗争意识,是这部剧的一个鲜明特色。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配着舞台上浓密的高粱青纱帐、真实壮观的酒神庙场景、夸张的酒坛和大酒碗,以及红色灯光渲染的悲壮场景,让整部戏在剧情精彩的同时,极富视觉冲击力。
豫剧《红高粱》搬上舞台以来,深受社会各界普遍好评。一些戏剧界专家看过《红高粱》后表示,该剧呈现出清新、浪漫、大气、震撼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在唱腔设计、导演手法等方面,还是在舞美、灯光、服装、道具上都令人耳目一新。舞台艺术格调传神写意,人物塑造性格鲜明,思想内涵深刻厚重,是一部令人视觉愉悦、心胸激动、情感澎湃的佳作。很多普通观众表示,剧中九儿和十八刀等人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精神赞歌,催人泪下。该剧也大气磅礴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把国家危难、匹夫有责的大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品味艺术之余也接受了爱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