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史主权的有力见证——走进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
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北侧,一座看起来很普通的三层藏式楼房院落在此屹立了两个多世纪。这里是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先后有百余名与张荫棠一样治理西藏的清朝大臣在此办理公务。
史料记载: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清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来到西藏,总理西藏事务,自此开启近两个世纪的驻藏大臣制度。此后的185年间,138名驻藏大臣来到西藏。这里见证了藏汉团结一家亲的血脉历史,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血脉相连的古老印记。
沿着院内的石梯拾阶而上,一进二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唐、宋、元、明四个朝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和治理介绍。在三楼,复原当时驻藏大臣衙门的书房、公堂和议事厅如同将人带回了当年。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朝历代都有效行使了对西藏的主权管辖。驻藏大臣衙门,用翔实的史实证实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管辖。”驻藏大臣衙门宣教员田红艳说。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座院子也经历了身份的不同转变。
1750年,时任驻藏大臣傅清、帮办大臣拉布敦在此诱杀了勾结准格尔部、意图谋反的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在变乱中遇害,乾隆皇帝下令将此地改建为双忠祠。辛亥革命后,这里先后用作邮局、警察局等机构。和平解放后,这里曾在一段时间内分给民众居住。
2013年,当地政府修缮了驻藏大臣衙门。目前,驻藏大臣衙门成了西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每天大概有三千人到此重温当年的历史。其中既有游客,也有当地人,他们在游览中既实地了解了当年的中央政府治藏历史,又感受了自古以来西藏和中央政府的紧密联系。
至今,西藏的一些群众仍对当年有功西藏、有恩群众的大臣念念不忘。
在西藏,一种可入药的8瓣美丽小花常被外地的游客误认为是格桑花。其实,这种花名为“张大人花”,是西藏的群众为了纪念清朝驻藏大臣张荫棠所起的名字。
1906年,清朝大臣张荫棠来到西藏,事事亲力亲为,与西藏头人、地方政府官员及寺庙喇嘛一同讨论,制定《治藏刍议十九款》,对旧西藏官制、办事机构、经济建设、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当时西藏群众所爱戴。
大昭寺旁,人流络绎不绝,进进出出。屹立的驻藏大臣衙门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记录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史实。时光荏苒穿梭,历史的印记却从未转移,它深深地刻在地标上,也深深地刻在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