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刮油”可别净吃素

19.02.2016  15:29

  本报记者李建城

  “节后综合征”是长假过后人们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猴年春节大鱼大肉,饮食和作息不规律,令不少人出现失眠、肠胃不适、心情焦虑等症状,其中,肠胃问题最为常见。专家提醒,节后调养肠胃,要通过合理饮食让身体尽快恢复状态,但切记不可走入误区。“一些市民认为春节吃肉太多,节后应该不吃肉而只吃素,这是不好的。”市一医院营养科专家介绍,全“”的做法同样对胃肠道不利,只吃素不仅难以达到“休整”的目的,甚至还会“雪上加霜”。

  饮食并非越素越好

  民间有人认为,节后应大量进食燕麦、玉米、芹菜、韭菜等,以平衡节日期间过多摄入的油脂。其实,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并且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溶性粗纤维,一方面会延缓胃排空,造成腹胀、早饱、嗳气、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使节日期间一直“过度劳累”的肠道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

  市一医院营养科专家提醒市民,年后饮食调节应当遵循几个原则:按时按量,均衡搭配,清淡为主。有些人在节后进行节食或全素食的吃法,很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如果春节期间吃的油腻食物过多,适当的清淡饮食可以减轻肝肾及胃肠道的负担。但这也并不等同于需要长期吃素,因为素食者要保持均衡的营养有一定难度,因此如果不是肠胃过度不适,素食三两天即可,时间过长则易导致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铁、锌等矿物质缺乏。

  专家建议,每天选择一餐或两餐吃素,尤其晚餐,更要清淡些。如果在春节期间摄入了较多的肉类,而节后开始吃素,相当于暴饮暴食之后开始“刮油”,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应注重营养摄入的均衡。

  护肠胃应该如何饮食?

  专家建议,节后饮食应定时定量,规律饮食。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

  饮水择时,饭前喝汤。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饭前先喝一点开胃的汤,使胃液分泌活跃起来,使胃处于消化吸收的准备状态。

  食物一定要新鲜,不吃过期或放置过久的食物,烹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要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食物松软,进食要慢。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饪时要蒸煮熟透,使食物松软易消化,少吃烘焙、烧烤、质硬的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肠负担。进食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打好“保胃战

  可多吃这些养胃食物

  卷心菜,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内热引起的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聪、睡眠不佳、关节不利和腹腔隐痛等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苹果,苹果味甘、性凉,可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适宜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

  红薯,红薯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等物质,有暖胃的功效,红薯能加快肠胃的消化。烤红薯是冬季大家最爱吃的之一,也可以将红薯切块,与大米一起煮成粥。

  大枣,大枣有补脾益胃的功能,常吃大枣或用大枣、糯米做成的粥,对胃溃疡有一定防治作用。

  此外,蜂蜜、木耳、洋葱、鸡蛋、山药、菠菜、羊肉等均可对肠胃产生滋补作用。

责任编辑:王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