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的“唯论文”现象:问职称评定到底需要多少标准
职称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一直饱受诟病。最近,广东的科研人员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没有论文照样可以评上职称。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人社厅和科技厅近期联合发文,将专利创造、标准制定及成果转化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将发明专利转化应用情况与论文指标要求同等对待,技术转让成交额与纵向课题指标要求同等对待,打破了职称评审“唯论文”的评价体系。
职称是一种身份象征。在现行体制下,没有职称,科研人员的学识才华和能力无从得到认定,成就也无从承认。在高校,无职称几无立足之地。很少有高校教师不重视职称评定,因为科技人员的职称,尤其是高校教师的职称是其学术贡献的重要体现。换句话说,只有做出了一定学术贡献,才能评上相应职称,职称与学术贡献之间可以画等号。
高校是社会的学术组织,教师是与高深知识打交道的人员。在高深知识领域,学术贡献的具体体现无疑是发现新知识,也就是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并将发现过程和结果用文字记载下来,写成论文在有关学术期刊发表。因此,论文成为了衡量教师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关键标准。论文越多、发表刊物层次越高、影响因子越大,教师的贡献就越大,评上高一级职称的可能性就越大。应该说,这其中的关联性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在于,在一些职称评定标准中,出现了唯论文是从,唯数量是从的倾向,评职称只看论文,只看论文数量,只看论文发表期刊的层次和影响因子。这样的导向非但不能使教师更看重学术贡献的质量,潜心学术探索,反而会使整个学术风气变得浮躁,教师追求短平快项目,追求短期效应,学术产出泡沫多,真正的知识发现少。
这样的导向还会挫伤另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须知,现代高校不但要培养基础研究人才,而且要培养大批应用科技人才,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会操作与维护的技术人才。这样的教师与传统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别,他们的贡献并非体现在论文上,而是表现在对实际生产的贡献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也叫默会知识。经验知识与书本知识一样,对学生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职称评定上,原来的标准对技术人才的贡献和价值是忽视的。显然,这样做有失公平,也无助于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
广东省的改革无疑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科技人员评定职称有了多把尺子,不只是看论文,还可以看技术发明与社会贡献。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有助于各类科技人才的社会贡献得到承认,个人价值得到认可,有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使各类科技人才各归其位,扬长避短,为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必须指出,改革的方向值得点赞,但在推进这一改革时,不能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定论文要求的合理性。评职称“唯论文”固然是一种需要纠正的倾向,但是打破“唯论文”紧箍并非就是要全面否定论文的价值。比如论文对应用性技术开发不太对路,但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对于基础研究还是有很大价值。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更不能因此就不重视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毕竟在世界范围内,论文都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否则的话,知识发现和原创性的科技贡献就会遭受打击,繁荣科研事业也将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