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开发助力增产增效科技支撑打造河南高地

02.07.2014  11:53
      高标准粮田建成之后,如何切实发挥农田基础设施的功能与作用,稳定提升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摆在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破解这一问题,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2010~2013年来,依托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三家省级技术单位,在全省30个粮食生产大县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对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县认真组织实施,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友好的综合目标

      三年项目区夏秋两季粮食持续增产,累计新增粮食35.6亿公斤,累计新增效益70亿元,资金投入产出比达1∶130。

      项目实施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了有效完善,大部分项目县均建立了乡级农业技术服务站、村级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站,并拥有大量科技示范户和技术明白人,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开花结果:通过土壤改良、优化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地力和土壤生态容量,实现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小麦、玉米衔接,提高光热水土资源利用率;通过农艺农机结合,实现秸秆还田,有效防止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粮食生产低碳、环保。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开发专家系统、建立手机短信、印制生产挂历和台历、开展远程视频……为了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在项目区的推广应用,省、市、县各级专家密切配合,创新多种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技术落实“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从而实现了“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粮食大丰收。

      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同时保证了良种良法的覆盖率,矮抗58、周麦16等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在项目区覆盖率达90%以上。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防灾减灾等一批集成推广的新技术,有效防控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培训、广播电视宣传、发放图书影像资料、手机短信、农事挂历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和长期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的“土专家”,形成了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示范引导的良好科技氛围。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通过几年实施“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

      加强领导是项目成功的基础。为确保项目到位,责任到人,项目在顶层设计上成立了省、县、乡三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重点抓好纵横向部门(单位、人员)的协调工作。每年年底,省农开办组织有关专家对下年度的实施方案进行集体会诊、把脉,并将论证意见反馈给项目实施县,通过修订,确保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省、县、乡级领导小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配合项目实施工作,妥善化解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力。

      科技支撑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的核心在科技,根本目的是让广大农民掌握先进科技,使用先进科技,让农民依靠先进科技迈上富裕之路。为此,省农开办协调“三农”专家发挥各自优势,制定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实践》、《玉米生产技术要点》、《河南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小麦栽培理论与超高产栽培技术》等10余项技术规程,根据不同生态区种植模式,分类指导。

      培训和宣传是传播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的重要途径。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投入各级专家3.5万余人次,其中省级专家1.1万人次、市县级专家2.2万余人次。采用集体教学、个别指导、田间示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三年累计开展大型培训150余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5万余人次,培训农民近5万人次。在封丘、虞城等14个项目县组织召开了10余次省级现场观摩会。

      科学管理是项目成功的保障。科学管理是提高人力效率、资金效率,实现项目高效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项目办公室依据《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2012~2020年)》和《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出台了《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测产验收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物化补贴,这也是调动项目区农民积极性的有力抓手。项目管理办法要求项目经费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定使用,实行阳光操作,坚持种子、化肥等补贴物资的依法招标采购,纪检、审计、税务等多部门联合全程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合规使用,物资发放足量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