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 同心书写新篇章”系列报道之三: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

13.10.2014  18:40

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高水平的、特色鲜明的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是一所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走在科技前沿,才能够为社会提供先进、高效的技术服务;走在科技前沿,才能够带给学生最新的科学知识;走在科技前沿,才能够促进学校各方面事业不断快速发展。

      学校合并组建10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坚持服务行业和社会需求,瞄准学科和专业前沿,厚积薄发,众志成城,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先是于2009年在中国科技届的最高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主持项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之后接连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主持3项。

      作为第二参加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系统解决了我国粮食储备特有的仓型大、储期长的技术难题,大幅度降低了储备粮损失,改善了储粮品质。

      主持的《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在粮库建设过程中节约土地47210亩,粮食损耗率由4%以上降低到1%以下,每年为国家降低粮食损耗171万吨。

      主持的《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独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脂加工技术,创立了我国磷脂加工产业体系,消除了由油脚废弃或生产黑脂酸带来的污染,使油脂行业每年减少废酸水排放300多万吨。

      主持的《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项目有利于提高小麦利用率、产品得率和附加值,并降低能耗,可提升我国小麦加工业的技术水平。

      2013年,在新时期的国家高端创新体系——“2011协同创新计划”评选中,我校作为第二主持单位联合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入选,还独立主持1项、参与合作3项省级的“河南省协同创新计划”。

      十年来,学校年度科研经费由2004年不到200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6亿元,是原来的8倍多,累计争取各级各类科研经费达6.4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80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88项,其中国家级项357项;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的高水平论文为2290篇,出版学术著作377部;主持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09项;学报自然科学版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社会科学版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与此同时,学校秉承“报国兴学”的光荣传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科学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承担了大批行业、地方技术攻关和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家粮食局、河南省政府有关粮食生产中长期规划、粮食安全和主食产业化等重大政策和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中,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物流枢纽中心的设计调研中,在河南超硬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都有学校提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现代社会是开放社会,知识没有国界,大学也应没有“围墙”,通过各种形式与国内外进行合作、交流,既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开阔师生教学视野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学校优势、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2013年召开的学校开放办学工作会议,战略性地提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思路。

      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以来,学校先后与国外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合作交流协议,派出交流生700多名、培训交流教师400余人次;国际教育学院与世界500强高校合作建设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评估;中英国际学院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开始招收来华硕士留学生。

      学校连续8年承担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13期,培训70多个国家政府官员、技术人员近400人,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成了“全国粮食行业(郑州)教育培训基地”,承办各类培训班18期、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学校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与地方共建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投入的资产目前已增值至7500万元。

      十年弹指一挥间,学校十年来的科技进步不仅使中国粮食储藏和加工技术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在大豆磷脂生产技术方面打破了国外垄断,还引领了磨料磨具超硬材料技术的发展。

      正是在行业和社会的大舞台上,学校优秀的专家和团队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展示自己的风采和价值;也正是在行业和社会的平台之上,学校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够凝聚更多的视线和焦点,收获更多的成果和赞誉。学校长期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最终也将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