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摘要保持勇气、锐气、朝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上海的期望,也是上海在或巨或微中始终呈现的自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朱珉迕 王志彦 谈燕
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结果。而一座城市的点滴成就,无不折射做事做人的精气神。
肩负特殊使命的上海,始终秉承了特殊的观念要求,也始终需要特殊的精神状态。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寄语上海: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保持勇气、锐气、朝气——这是寄予上海的期望,也是上海应有的自觉。
这一年来,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一年来,上海始终牢记使命、不忘重托,以蹄疾步稳的改革创新发展实践,回答总书记提出的种种考题,回应来自历史和人民的切实需求。
这一年来,上海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让广大干部讲忠诚、守正道、敢担当,既干净又干事。
这一年来,上海始终在追求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按照中央要求大胆探索、勇于领先一步,遇到困难决不退缩,走小步、不停步、坚决不走回头路,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务求工作实效。
实践与作为,思想与决心——由此构成的,正是上海的“精气神”。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布放“彩虹鱼”3号着陆器。2016年,“彩虹鱼”成功挑战全球大洋最深极——马里亚纳海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全海深无人深潜器技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拥有无人深潜器和多台着陆器协同作业能力的国家。
【站位与胸怀】
不做盆景栽苗圃
一滴水惟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地区发展,亦复如是。
“上海要统筹考虑国际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干什么、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干什么、自身发展最需要突破什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多次强调,谋划上海工作要有更大视野、始终把握大势,规划上海发展要把准定位、始终把中央指示要求作为贯穿一切的工作主线。“凡是有利于国家利益、大局发展的工作,我们要毫不迟疑地做,坚持不懈地抓;凡是中央确定的战略谋划、布局和任务,我们要主动承接、积极参与、自我加压;凡是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事,我们要勇于率先探索、真抓实干。”
始终依照中央要求,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始终服务全国大局——这是上海所有工作的基本站位,也是一直遵循的朴素原则。
作为两大国家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上海自贸区。
去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希望上海坚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深化改革攻坚,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他强调,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半年后,上海自贸区交出了“三年答卷”。是年年底,总书记对上海自贸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称“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科创中心建设亦在稳步推进。“四梁八柱”目前已经初见雏形;神舟飞天、深海探摸、世界最强激光脉冲输出,这些让世界瞩目的中国科学大事件中,也都闪烁着上海科学家的身影、凝聚着科创中心建设的智慧。
无论是自贸区“总体实现初衷”,还是提升科创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胸怀全局、牢记初心,都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自贸区是国家试验田,不是地方自留地;是制度创新高地,不是政策优惠洼地;是苗圃,不是盆景——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原则,一年来被反复强调。100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分领域、分层次在全国复制推广;建国以来第一张外商投资领域的负面清单、中国首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首家合资道路运输公司、首家独资医疗机构等等上百个“第一”,都佐证着自贸区作为“试验田”的作用。但上海明白,这远不是终点。
去年底的这次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新要求:上海要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把握基本定位,强化使命担当,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年初,上海就明确,将进一步强化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探索新的制度创新,努力建设开放与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努力建立开放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并进行必要的压力测试;要全面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构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更高平台;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努力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孵化器”。
科创中心建设同样时不我待。奋力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旨在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已被列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同时,上海还在积极跟踪中央部署,主动对接,争取让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尽快在张江落地。
上海光源同步光诊断实验室科研团队商讨实验方案。
而将破解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列为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更旨在以“先行者”的担当,推动发展动能的转换。上海已经明确: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核心任务展开,思想认识、政策措施、制度安排都要对标核心任务纠正现在的偏差。每个部门都要梳理自己的工作,看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导向,是否符合中央对上海的要求。
【定力和远见】
不畏浮云遮望眼
经济要长远发展,改革要持续推进,必须靠制度创新,不能靠优惠政策;必须靠创新驱动,不能去粗放拉动——这是两大国家战略带给上海的启示,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共识。
近年来,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加速通道,低端、污染企业关停并转,不适应上海定位的产业向外转移,资源要素逐渐向高端产业和新经济领域集聚。不可否认,连续的淘汰和转移给上海经济带来持续阵痛,尤其在最近两年导致工业产值下滑。在上海市郊,一些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加速向市外转移,这些企业的离开,对拉动GDP增长带来了负面效应。
而最近这一年,经济新常态带来不小挑战。经济外向型程度颇高的上海,更要面临内外部环境多变的考验。困难有时也会迷惑双眼、干扰思路,但承担特殊期许的上海,恰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
改革攻坚、突出重围,锐意创新、夯实实体——考验发展远见,考验战略定力。
去年岁末,上海几大支柱产业悄然发生了“数据逆转”:上海汽车产业由降转升,最终一鼓作气实现两位数增长,广受市场欢迎的新车型实现“爆发式行情”;一度陷入困难的钢铁业利润成倍增长,世界领先技术支撑下的精品高端钢材,成为最突出的增长点。
这些行业从谷底“一跃而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素,但根本上,源自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主动作为,源自上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实现的提质增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回头路,国内外经济形势倒逼上海必须提升供给的质量与效率,必须要做大高端产业的“分子”,控住粗放发展的“分母”,并通过政府自身改革,推动上海经济整体转型,为全国经济迈向“中高速、中高端”作出新贡献。
上海经济能够实现稳中向好,首先来自全国经济稳定、市场环境改善。同时,也是因为上海统筹考虑了战略和战术,既着眼长远,从要素升级、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提升中长期供给效率和竞争力,又抓紧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需求管理,形成了一揽子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窗口期”。
去年3月下旬,上海降低社保缴费率减轻企业负担的实际举措先行出台,此举将减少企业负担135亿元;民营企业是上海制造业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它们向来是实体经济中最活跃、最灵敏的“神经细胞”,上海正着力打破民营企业在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环节面临的隐性壁垒,废除限制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规定;近年来,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上海国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经理人,为产业崛起储备好了人力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曾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一年来,上海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破除制度性瓶颈,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证照分离”改革在上海全面落地;“权力清单”,成为一年来改革进程中一大热词,上海自上而下,逐步形成了覆盖市、区、乡镇街道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责任清单,并探索行政权力的标准化管理;上海还全面实施按行业、领域、市场等形成的133个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框架。
上海的经营成本高,是过去几年不少在沪国内外企业的“第一印象”。如今,通过改革,这一刻板印象正在逐渐改变,上海正成为国内制度性交易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
降下制度性交易成本,政府经历“阵痛”,换来企业的动力、市场的活力。上海算明白了这本账。
在东华大学众创空间,几名大学生讨论创新机器人项目。
【担当与勇气】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想干事,就能想出很多办法;不想干事,就会找出很多理由。”这句来自普陀区红旗村基层干部的切身感悟,被市委书记韩正在多个场合反复引用。
踏上迈向卓越全球城市新征程的上海,既要面对种种没有先例可循的“前所未有”的大胆闯大胆试,同时制约上海迈向更高水平的短板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短板大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绕不过去也无法避开,事关突破协调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和获得感,事关上海城市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必须直面问题、攻坚克难。
从2015年下半年起,“补短板”逐渐成为上海各级领导干部提及的“高频词”,以浦东合庆镇“补短板”综合治理现场会为发令枪,全市“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这场直击城市顽疾、民生痛点的“攻坚战”,补出了干部的精气神,更补上了群众的获得感。
不少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上海过去一年“补短板”的成效印象深刻,指出这是敢担当、敢负责、敢啃硬骨头的体现。
不懈怠、不松劲,持续用力补好短板,不仅在全市形成共识,更扎扎实实体现在行动中。去年,市委将补好短板列为重点调研课题,每个季度召开现场会抓推进抓落实,足迹踏遍闵行许浦村、普陀红旗村、黄浦老城厢、徐汇高压线下地块、松江九亭镇这些“硬骨头”地区。
讲出了开头这句“格言”的红旗村书记,就曾啃下了“五违四必”整治的硬骨头。
与他一样对“啃硬骨头”体会至深的,还有无数基层干部。在闵行区许浦村,曾经被领导的整治任务惊得“头皮发麻”的村支书钱国忠如今信心满满。区、镇领导深入一线,党员干部带头拆违,打开了原本难以解开的“胶着”状态,因拆违而减少收入的当地居民非但没有“阻扰”,反而为拆违带来的环境改善叫好点赞。
经过三个多月艰苦奋战,“庄稼地里种房子”、号称能抗“十级地震”的松江九亭“九闽山庄”38栋无证房屋于今年春节前全部拆除。早就没了一丁点拓展余地的九亭镇,自我加压向顽疾开刀,硬是“挤”出了一座“世纪公园”的空间。
松江九亭拆违和环境综合整治前后的面貌变化。
去年,全市拆除违法无证建筑超过5000万平方米。曾几何时,一级级干部都曾有各自的犹豫、担心,甚至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主动请缨、主动加压。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队伍,都已看得分明:只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拿出敢于担当的勇气、破解难题的智慧,历史遗留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再难的困难也能克服。
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以勇气和智慧加快补上补齐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短板——这种啃硬骨头的状态,也扩散到了全市的大街小巷。
这一年,全市中小河道治理迈出实质性步伐。通过前期全面排摸、摸清家底,如今各级河长已经全部到位,目标明确: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中小河道、断头河基本消除黑臭状态,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担纲上海“总河长”的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表示,河长制就是责任制,今年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就是检验各级河长责任落实和工作成效的一块试金石。要抓住这个契机,全力以赴打好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水环境治理成果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
持续至今的上海交通大整治,通过从严执法“立法律的规矩,正尊法的风气” 。
这一年,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在全市持续推进,四项指标体现整治成效:违法行为减少、交通事故减少,道路交通秩序改善,市民满意度提高。修订后将于3月25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为依法严管严治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年,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在深入调研中破题,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前不久闭幕的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
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向全市广大市民群众兑现承诺。
杨浦区鞍山菜场“快检室”内,一位检测员正在对蔬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指标试纸检测,相关检测结果每天公示。
【宗旨与依归】
为了“人”的获得感
这一年间,上海还有很多事情,到了“临门一脚”。
2017年2月,已经启动三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了最后冲刺。这场事关千家万户、牵动系统全局的改革,被要求“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在各种场合,改革操盘手们被反复告知:“改革的根本衡量标准是社会的认同度,考生和家长的感受度、获得感”。
黄浦江畔绵延45公里的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同样“临门一脚”。早在去年下半年,人们就发现,这项在上海城市更新历程中史无前例的工程,悄然经历加码——提给2016年的10公里目标,到2017年成了45公里;而一度使用的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贯通目标的提法,很快也变成了“确保实现”。
对上海许多地区、部门的干部而言,“加码”是这一年常见的要求,“加班”也是这一年常有的状态。他们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需要“临门一脚”的事情上,更不容退缩。
而无论“加压加码”还是“加班加点”,并不是为了追逐一时政绩,也不是刻意彰显“状态特殊”。一切努力的依归,是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为了每一个市民的“感受度、获得感”。
这是“向全市人民的承诺”——在谈及黄浦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工程的意义时,上海市委领导数次强调。明确了这样的方向,“临门一脚”才可能既踢出力道,又踢出准心。
也正是明确了这样的方向,相关工作的观念和手势,都有了相应的调整,甚至突破惯常。
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概念方案分段规划示意图。
对于“重大工程”,上海曾经驾轻就熟。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45公里长的区域途经7个区,涉及各种规划修订、权属调整、功能再造,无疑是重大工程。但这个重大工程,又不只是一个工程。其中需要融入的,不仅是推进工程建设的方法,更有营造“公共空间”的观念。
公共空间,是属于人的空间,是利于公共交往的空间,是唤醒城市活力的空间。为此,贯通工程的一开始,就明确了诸多准则——贯通有时间节点,但品质、文化内涵和功能提升是永恒主题;沿线空间可以有区段特色,但必须服从生态环境和使用功能;历史风貌应当尽可能保留,决不能乱造“标志性建筑”;开放空间要更适合人的通达与交往,而不是造一条“沿江快速路”……
毋宁说, 这是从“人”出发,对城市的一种新的塑形。而其余种种方面的努力,也无不凝结着对“人”的彰显。
虹口区首个“长者照护之家”,午餐三菜一汤,营养软糯适合老人口味。
这一年,所涉群体的“获得感”,成为上海许多工作的标尺——2016年上半年,几番酝酿之后首次出台了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及至岁末年初,长期护理保险也开始试点。年初困扰全城的“儿科看病难”,经过一年的攻坚,已经有了明显缓解;持续推进的老旧住房和居住小区综合改造,亦让越来越多人对“宜居”有了认同。
这一年,人的价值、潜能和活力,成为改革创新发展的依靠——在人才“20条”基础上再推“人才30条”,传递出为人才“放权松绑”的强烈信号;方兴未艾的媒体改革,亦将“采编为宝”作为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核心环节;从前一年就开始逐步建立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更让数万社区工作者成为基层最牢靠的“基石”。
这一年,以人为本、以群众满意度为要,更成为上海广大干部的共识——要学会倾听“沉默的大多数”的意见,这是民生工作公平公正的前提;要习惯扎根基层调查研究,这是各项决策精准有效的必须。人们愈加认识到,宗旨意识呼唤作风之变;而真正转变了作风,提升了做事的精气神,才是受到群众认可的最大的“政绩”……
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广大干部而言,这是经过历史检验、须臾不可忘记的道理。
人们同样知道,面向未来的上海,有着远大却真切的目标: 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终究是幸福之城。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来源: 新华社 视觉中国 黄永娣 蔡斌 张峰 海沙尔 蒋迪文 黄尖尖图片编辑:朱瓅)
[作者: 编辑: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