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督查激励看河南:筑牢“中原粮仓”根基

22.05.2019  10:21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5月,微风吹过田野,滑县白马坡、长虹坡高标准农田内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一望无际的小麦逐渐泛黄,预示着又是一年好收成。

仓廪实,民心安。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住“三农”基本盘进行了不懈努力。“十二五”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平均每亩提升粮食产能150斤,为河南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并先后跨上1200亿斤、1300亿斤两大台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原粮仓”越来越稳固,不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牢记嘱托,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的高标准农田视察时,嘱托当地干部群众要抓好粮食生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这两天,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沈永平看着即将收获的小麦,满脸喜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是站在这块地里,提出了粮食生产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要求。今年的小麦长势好,又将会是一个好收成。”沈永平说。

在尉氏县,高标准农田面积比几年前翻了一番,沈永平家的小麦一亩地比过去平均多打100多斤。我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像老沈一样的“老把式”种地有了“底气”。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近年来,我省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化、规模化,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安排的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等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积累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黄幸福介绍,“十二五”以来,通过突出重点、连片治理、规模开发,全省累计投入700多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相继建成了一大批规模为3万亩、5万亩、1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高标准农田,为全省粮食持续高产稳产提供了保证,筑牢了‘中原粮仓’的根基。

建好用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尚庄村位于许昌市建安区和长葛市交界处,以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小麦亩产只有六七百斤。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后,亩产达1000斤以上。尚庄村的变化,是当地建好用好高标准农田、保粮稳粮增收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农田设施长期发挥作用,建安区坚持建管并重,对高标准农田加大管护力度,确保了高标准农田的用途、耕地质量、基础设施持续符合粮食生产要求。”建安区区长马浩说,通过优良品种推广、实用技术应用、农业服务组织完善,建安区探索出统一选用良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械收获“六个统一”的精细化种植模式。2018年,示范区内小麦平均亩产1100斤,与全区平均亩产相比高出100多斤。

建设高标准农田,我省将统筹推进水、电、林、路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实现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五网”配套,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

当前,我省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内,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配套农业科技推广率大幅提升,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18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29.78亿斤,比上年增产1.9%,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报,对我省按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且成效显著进行督查激励。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根据规划,我省到2020年确保建成6369万亩、力争建成7420万亩高标准农田。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建设高标准农田任务是590万亩,下一步将狠抓任务落实、提升建设水平、保证资金投入、强化考核评价,不断提升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河南贡献。

5月21日,小满节气,麦粒渐满。行走在中原大地的高标准农田里,抬眼望,“中原粮仓”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