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教力量助推精准扶贫
在开封市祥符区曲兴镇双楼村的农田边伫立着一块红黄相间的牌子,走近一看,“河南大学精准扶贫项目——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抗逆与特色小麦工程研究中心双楼实验基地”两排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引得村民纷纷驻足观看。
10月10日上午,我校在双楼村建立特色小麦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精准扶贫项目——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抗逆与特色小麦工程研究中心试验基地举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中华,祥符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丁向东,祥符区政协副主席唐运兴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共话双楼。杨中华和丁向东共同为试验基地揭牌。
发展特色小麦 科技助力扶贫
2017年,我校生物学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我校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抗逆与特色小麦工程研究中心特色小麦试验基地在双楼村落地。百年河大,深深扎根开封沃土,与双楼结情,扶贫政策茁壮成长。
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重要任务。
“为使特种小麦真正惠及农民,我们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两百亩农田作为试验田,自己种植做示范。”河南河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兵介绍。此外,他们还对小麦进行深加工,经过反复试验,开发出面粉、桃酥多种产品,真正做到让农民看到实惠。”揭牌仪式后,其公司相关成员为在场村民普及特种小麦的有关知识,村民反响热烈。
“特色小麦产业化的实现,有利于调整双楼村农业种植结构,是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户增产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丁向东表示,“特色小麦试验基地在双楼村落地,必将为双楼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自2016年,我校开始定点扶贫双楼村。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扶贫工作队,并拨出专项经费支持扶贫工作。扶贫工作队员们踏实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扶贫工作队长牛林豪笑称:“刚到双楼村时,农户家的狗看到我就叫。现在,我到农户家门口,家里的狗就出来‘迎接’。”
研发历时数十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特种小麦是实验室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花青素、膳食纤维等含量丰富,利于人们健康饮食。”我校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磊说。
特色小麦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法远缘杂交培育而成的功能性非转基因小麦品种,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双楼村特色小麦试验基地,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深入挖掘农产品加工市场潜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以期产生示范效应,带动规模化种植,形成双楼村特色产业。
“我校积极融入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重大战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农业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实验室围绕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植物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开展与旱地农业生产实践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农业基础创新提供源动力。”杨中华表示。
揭牌仪式后,杨中华携我校各部门领导深入双楼村,走访、慰问了贫困户代表,并与曲兴镇、双楼村驻村干部及我校扶贫工作队等进行座谈,详细了解扶贫工作情况。
目前,扶贫工作在基层党建、扶贫攻坚、环境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