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日铁路(河南段)首次开通国际联运业务 我省再添“东联西进”货运大通道—— “黄金旱码头”助力“一带一路”

23.06.2015  09:13

  2014年年底,横贯晋豫鲁三省、世界首条30吨轴重重载铁路——瓦(瓦塘镇)日(日照市)铁路的正式开通,结束了濮阳不通国铁的历史,也让我省铁路发展进入高速、普速、重载、城际“国铁四铁联运”时代。

  6月15日,搭载耐火材料的45032次列车从濮阳车站发车,经过10天运行,途经瓦日线、京秦线、京九线,将抵达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满洲里,再通过贝加尔铁路至俄罗斯。

  此举标志着继中欧班列(郑州至汉堡)之后,承运大宗货物的瓦日铁路(河南段)首次办理国际联运业务,成为我省铁路部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东联西进”拉长货运服务链条的又一具体体现。

  “四铁联运”夯实铁路枢纽地位

  如果说高铁代表了铁路的客运发展水平,重载铁路则代表了货运发展水平。

  据了解,重载铁路是指列车总重大、大轴重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输送煤炭、矿石等大宗原材料货物。重载铁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首次出现,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都拥有较为成熟的重载铁路技术。

  瓦日线西起山西省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市,全线正线1270公里,途经山西、河南、山东三省,郑铁局管内设长子南、壶关、平顺、红旗渠、汤阴东、濮阳等13个车站。

  瓦日线是国家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首条按万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铁路。

  瓦日线的建设运营,不仅对提高晋中南地区煤炭外运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晋豫鲁三省间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字形高铁网建设有序推进、中欧班列(郑州至汉堡)常态化开行,我省铁路发展也正式进入高速、普速、重载、城际“国铁四铁联运”时代。

  “多式联运的发展夯实了郑州铁路的枢纽地位,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进程中,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承担着更为重大的责任。”郑州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说。

  国际联运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过去,郑铁局管内企业的大量出口产品,都选择用汽车将货物运到沿海,由港口转运出口。濮阳市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家以生产耐火材料为主的大型上市公司,我们每年发往俄罗斯、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货物运量近万吨。原先的发货渠道需经汽车运至80公里外的京广线汤阴车站,再办理国际联运业务运往国外,费时费力。”交通的不便一直困扰着该公司负责人。

  瓦日铁路(河南段)开通国际联运业务后,实现了国际联运货物一票直通,在濮阳站就可直接完成国际联运办理全过程。大宗货物在郑州铁路局以整车或集装箱装车后,可前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德国等国家。该项业务从6月5日开始办理以来,已提报国际联运计划超过20车,开辟了该段新的经营指标增长点。

  除此之外,中欧班列(郑州—汉堡)已稳定在每周2列,成为全路开行较晚,但开得最好的中欧班列;同时,郑铁局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加强合作,推动郑州内陆港铁海联运一体化建设,新组建的铁水联运中心自5月15日正式运作以来,平均每周2列集装箱从郑州发往青岛港。

  为进一步打造我省对外开放的“黄金旱码头”,郑铁局积极与二连浩特、满洲里、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及青岛港、连云港、大连港、烟台港等港口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今年以来,该局已通过国际联运,发送耐火材料、轮胎、食品、工业机械等出口货物2747车,国际联运运量呈现逐月攀升、保持向好的态势,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效初显。(记者  董娉 通讯员 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