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火文明发源地 林茂粮丰森林城

12.03.2015  12:24
      本报记者杜君本报通讯员 许丽

生态向好 林茂粮丰

      作为黄河故道上的明珠,商丘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粮食产量在100亿斤以上,被称为“豫东粮仓”。

      “粮仓连年丰收,农田防护林功不可没。”商丘市林业局局长关明忠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防风固沙,黄河故道沙荒地营造了5条大型骨干防护林带,其中,商丘黄河故道崛起的申甘林带,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公里至4公里,成为全国四大平原人工防护林带之一,呵护着周边40多万亩农田,素有“绿色长城”的美誉。

      全国四大平原人工防护林带建成,绝非一日之功。黄河故道的变迁,也只是商丘林业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2007年以来,积极贯彻落实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商丘市委、市政府提出“率先建设林业生态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目标,全市上下齐心,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要抓手,围绕资源增量、城乡增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荒山绿化,“生态商丘、绿色商丘”建设大幕开启。

      统筹发展,规划先行。根据商丘市编制出台的林业生态市建设规划,“两区、两点、一网络”的总体林业生态布局跃然纸上,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全面开花。

      ——积极推进农田林网防护林工程,截至2014年末,全市建成骨干防护林22.5万亩、农田林网527万亩,农桐间作266万亩,农田林网、间作控制率达95.6%,有效降低了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每年促进粮食增产200万吨。

      ——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开展生态林、经济林共建,推进黄河故道沙区综合治理,营造出一条长144公里、宽500米至1000米、面积12万亩的生态林果带。

      ——实施生态廊道网络工程,以境内铁路、高速路、国道、省道为重点,以县、乡、村道路、沟、渠为依托,重点实施了“五纵五横”绿色通道精品工程,建成省级绿色通道示范段450公里,通道绿化率达99.5%以上,实现了“沟河林带化,道路林荫化,人在车中坐,车在林中行”。

      ——实施环城防护林和城郊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在城乡接合部大力开展环城防护林带、城郊森林、生态游园建设,郊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实施村镇绿化工程,开展生态示范村建设,建成了1000个生态示范村,村庄林木覆盖率达42.5%。

      ——实施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对过密过疏、结构不良、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的林分,加大抚育改造力度,完成森林抚育改造32万亩。

      数据显示,5年来,全市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46.06万亩,基本建成了点、片、网、带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综合体系,建成了以沟、河、路、渠为骨架的生态廊道网络,初步形成了城镇村庄和通道沿线的自然生态景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绿水青山 生态富民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更是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如何把“常青树”转化为“摇钱树”,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主动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商丘成功走出一条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的路子。

      依托林业生态建设,商丘加大了生态林、商品林和工业原料林培育力度,建成了刺槐、白蜡、泡桐三大用材林基地,红富士苹果、金顶谢花梨、优质桃三大特色林果基地。目前,全市商品林、工业原料林达180多万亩,经济林基地8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2115万立方米。

      绿色越织越密,为商丘拉长林业产业链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促进民生林业发展的目标,商丘加快推进林板、林纸一体化,走出了一条“建大基地、做大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吸引了民权林场科尔沁林下养牛基地、民权县隆源木业有限公司、民权县九鼎葡萄酒有限公司新酒庄、宁陵县美巢家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亿元以上的林业产业项目落户。

      龙头起舞,带动全身。在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市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360个、木材加工专业村25个、规模以上林产品加工企业50多家,其中,宁陵县益农酥梨专业合作社和夏邑县永震园林专业合作社获得首批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夏邑县金展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首批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桐木工艺品、“民权牌”葡萄酒等产品在“第二届中国义乌·国际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据统计,201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实现89.5亿元,促进农民增收1100元。

栽民生树 创森林城

      科学家预测,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人类将无法生存。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关明忠表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为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013年,商丘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荒山变绿,让城市变美,让人民永享绿水青山。

      高标准规划设计。坚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商丘高标准编制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照“一核六心、一带牵多点、一网连全境”的总体战略布局,全面推进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林业支撑体系建设,科学构建城市森林网络,让森林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组成单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的夙愿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作支撑。创森目标一经明确,市委、市政府立即高位推动,召开专题会议对创森工作安排部署,将创森任务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创森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和有关责任单位。

      同呼吸,共命运,为将创森工作化为全民行动,商丘创造性地提出,载好“两棵树”,共创森林城的理念,一棵树栽在大地上,一棵树根植人民群众心中,在全社会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意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城市森林建设之中。

      从“共青团林”、“巾帼林”、“护士林”,到“森林单位”、“森林小区”、“森林文化长廊”,行走商鼎大地,绿色已成为商丘主色调,森林已成为商丘新名片。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评选出“森林单位”、“森林小区”37个,新建生态文化长廊11个、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7个。

      “森林城市只是一个概念,商丘按照‘生态优先,综合治理’的理念,主动扩大森林城外延,大力营造防护林网,把农田、道路、湿地、河流防护林和城市绿地系统统统纳入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内容。”关明忠说。

      依托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商丘重点实施了森林景观工程、农田防护林、生态廊道、村镇绿化提升工程、林业产业工程和名优经济林、花卉基地、林苗一体化建设,实现路网、水网、林网三网相通相连、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出城市森林对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的特殊作用。

      大力推进城市建成区绿化,商丘组织各县(区)开展城区扩绿提增工程,最大程度扩大绿地规模、增加人均绿地面积、提高乔木栽植比例。如今,10000多亩城区片林宛如块块森林绿毯,镶嵌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是商丘创森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响亮提出:2015年要全面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任务,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豫东平原农区、商火文化发源地商丘,一个林茂粮丰的森林城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