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结对帮扶”共建美丽乡村
“五常庄柏油路宽又长,两边盖着四排房,当中盖有文化大广场,跳的跳,扭的扭,大家心里多舒畅!”11月12日上午,在范县颜村铺乡前五常村文化广场,一队衣衫艳丽的老太太正兴高采烈地扭秧歌,73岁的石东娥一边扭还一边唱着自编的顺口溜。
“以前俺村地处偏僻,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出不了门,村民只能在家打打麻将。”前五常村党支部书记常学用告诉记者,自从与范县组织部结成了对子,村里真是旧貌换新颜,“他们不仅协调100多万元资金对俺村进行改造,还派了一名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热心为俺们服务。如今不仅路通了,村民也有了精气神儿,老年人每天都来文化广场扭秧歌,再也没人打麻将赌博了。”
前五常村的变化,是濮阳市正在开展的结对帮扶活动的一个剪影。近年来,濮阳市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组织省、市级文明单位对649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黄河滩区贫困村结对帮扶,构建起城乡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会重点选取村里环境卫生比较差、文化建设薄弱的村庄进行帮扶。”据濮阳市文明办副主任王式煊介绍,该市各县(区)、各单位已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共硬化街道16.5万平方米、整修道路780多公里、完善供排水系统66处,解决了18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帮扶村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环卫一体化。
在宣传文化专项资金使用上、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安排上、在文化惠民工程统筹上,濮阳市全面向帮扶村倾斜,推进文化共建。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县(区)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农村基层文化专项资金;各帮扶单位筹措1800万元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对农村文艺骨干开展培训,打造“教你一招”文化品牌;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设立善行义举榜,组织评选“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好邻居”等,培育科学、文明、健康的新风尚。
为使结对帮扶工作持久化、经常性、出成效,濮阳市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县城文明乡镇测评体系、纳入年度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范围。每隔半年,濮阳市还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帮扶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观摩学习,学身边典型,促自身赶超,形成你追我赶、加快推进的喜人局面。(记者 王映 本报通讯员 崔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