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产业转型
3月25日,在力帆集团济源新能源汽车涂装车间和冲压件项目建设工地,大型塔吊巨臂挥舞,重型车辆吼叫穿梭,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该公司副总经理奉孝君告诉记者:“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量将达5万辆,产值将达100亿元;预计到‘十三五’末,累计销量将达50万台。”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更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发动机”。济源市市长张宇松介绍,在“十二五”期间,济源市成功引进的富士康、伊利、力帆、双汇、巨力等龙头企业,促使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30%左右,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十二五”完美收官,“十三五”如何布局?按照省委对济源市提出的“要在经济转型升级上走出一条新路”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济源市将重点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鼓励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工业转型等一批重大工程,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出一条新路。 记者走访济源市各产业集聚区时看到,济钢集团和豫光集团这两门传统工业的“老炮儿”正在叫响智能制造——济钢集团的产品由民用钢向工业钢、普通钢向优特钢成功升级;豫光集团有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全国性区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使得豫光进一步成为循环经济的业界标杆。万洋集团通过强强联合,由单一的有色产品实现了建材、化肥等行业的上下游延链式发展。 老树新花,新叶催陈,与传统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相对应的,是新兴产业的迅猛崛起。济源富士康随着工艺流程的进一步完善,今年向销售额150亿元的目标发起了全面冲刺;清水源科技不仅于2015年成功上市,更成为20余项全国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此外,在《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储备的科技创新港、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正在实施,或正全力推进,其中部分已经上升为省重点工程。1月25日,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力争开工建设焦作至济源至洛阳城际铁路”“力争开工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支持济源等资源型工业比重较高的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重点推进转型发展”。 济源市委书记宗长青表示:“到‘十三五’末,济源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打造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成为河南辐射周边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