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男子腹内取活鱼 医生支招怎样吃鱼更健康

07.11.2014  17:51

   中新河南网郑州11月7日电 (晏立海) 近日,一名巴西男子通过开腹手术将一条活鱼从肠道中取出,奇迹的是,这条肺鱼的生命力还很旺盛,被取出时还在蠕动,该新闻引起了轰动,吃鱼成了市民的一个话题。鱼到底怎样吃,才更加健康,医生有话说。

  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郑权介绍,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2倍,且为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达87~98%;另外鱼肉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而鱼肉中丰富的ω-3系列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故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应吃50~100克鱼虾类食物,极有益于身体健康。

  郑权主任提醒说:“鱼肉的好处尽人皆知,但吃起来却有不少学问,如不注意,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但发生在巴西男子身上的悲剧,不会在我们身边不会发生。”

  郑权主任介绍,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鱼,因为鱼肉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所以痛风患者应尽量少食,以免引发痛风急性发作;另外鱼肉中含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物质,容易使出血性疾病患者出血不止或加重出血症状,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和维生素K缺乏者及晚期肝硬化患者应少吃或不吃;同时结核病病人服用异烟肼时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故应禁止食用鱼肉。最后就是过敏体质的人,吃鱼更要小心,以防发生过敏。

  对于适合吃鱼的朋友来说,为了健康,吃法上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为使鱼肉更加鲜美,建议活鱼宰杀后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不建议食用;另外鱼类含较多的亚硝酸盐,腌制后其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故腌制过的鱼肉不建议食用。而很多朋友喜欢的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多种寄生虫,需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才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

  鱼类是好食材,但并不是全身都是宝,如青、草、白鲢、鲈、鲤鱼等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另外鱼胆汁主要的成分是胆盐、氰化物和组胺。胆盐可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受损伤;氰化物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组胺可引起变态反应。一般认为鱼胆汁毒素能引起脑、心、肾、肝等脏器的损害,严重的鱼胆中毒可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且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一定量,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很多朋友不吃鱼肉并不是不喜欢鱼肉的味道,而是恐惧其中的鱼刺,因为它随时会卡在喉咙上,准确的说是卡在舌根或咽喉的入口处,更深的可卡在食管内,如真发生上述情况应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如为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或在咽喉处未见到鱼刺,建议尽快去医院治疗,可行喉镜或胃镜取出,千万不能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因为这只会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并发感染、穿孔就更麻烦了,严重的甚至需要开胸手术治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