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法律援助机构着力推动舆情分析工作 树立司法行政机关为民服务形象
26.04.2016 17:33
本文来源: 司法厅
一、找准目标定位,自觉强化服务大局意识。法律援助工作是党委政府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我省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接待群众咨询数十万计,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小诉求”中蕴含着的是“大民生”。近年来,我省法律援助机构以社会效益、职能效益和政治效益为着力点和发力点,主动融入大局、服务中心,自觉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增加人民福祉、保障公平正义的有力助手。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融合法律援助办案咨询信息,组织精干力量开展舆情分析研判,紧贴群众实际需求,挖掘有影响性的舆情线索,深入剖析问题成因,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开辟了服务群众的新渠道,成为了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决策研究的“小内参”。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舆情分析为民服务效能。先后研究出台了法律援助舆情分析指导性意见和操作指南,形成了完整的舆情分析工作机制。指导各级法援机构,在全省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舆情分析体系,分层研判,各有侧重,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侧重落实重大、紧急、群体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主动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市级、省级法律援助机构侧重于舆情分析甄别,加强信息预判,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同时,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日梳理、周小结、月汇总工作机制,确保舆情信息研判疏而不漏,准确客观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
三、强化队伍建设,夯实舆情分析工作为民服务组织基础。法律援助舆情分析信息容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省法援中心选派政治敏感性强、政策理论水平高、分析判断能力强的人员专门负责舆情分析工作。指导部分地市法援机构组织精干力量建立舆情分析团队,定期召开讨论会,邀请有专业特长的执业律师共同参与舆情信息的整理筛选。加强法律援助接待窗口建设,设置12348法律援助专线,选派业务素质高的律师值班,建立实地检查、电话督导、情况通报等值班制度,确保人员、时间和质量,有效保障了舆情信息收集渠道畅通。2015年全省接待咨询68.9万次,办理案件8.8万件,为舆情信息研判提供了大量基础素材。
四、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舆情分析工作为民服务水平。采取理论讲解、实例剖析、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增强舆情分析队伍培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确保培训内容“四个贴近”,即: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个案、贴近个人。培训坚持“三个全覆盖”,一是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科长、主任全覆盖;二是舆情信息人员全覆盖;三是12348接线律师全覆盖。2015年,省厅法律援助工作处开展各类培训7次,培训舆情分析工作骨干736人次,舆情工作人员的舆情意识明显提升,舆情收集研判水平显著提高。
2012年以来,省辖市和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共向当地党委政府报送舆情分析报告2000余期,当地党政领导共做出批示800次。省司法厅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舆情信息100余条。农民工维权难、职业病维权难、小产权房纠纷、以民间借贷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等热点社会问题和相关处置建议受到时任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和省委副书记邓凯、常务副省长李克等省领导的关注,获得省级领导批示75次,得到了省委农办、省人社厅、省交通厅、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的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得到切实解决。
本文来源: 司法厅
26.04.2016 17:33
关于河南省外事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河南将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活动
本报讯(记者 沈剑奇)随着60秒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