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家母亲做的这碗面 好多年没吃过了

22.06.2017  15:20

周末回了趟河南老家,正赶上母亲轧面条做晚饭。做好的这碗面里面有豆腐丝、青菜,滴几滴小磨香油,味道真香,好多年没有吃了,有点怀旧和伤感。

农村现在做面条,除了手擀面外,多了一样小型压面条机,这样省事。忙可以趁着闲的时候轧面条,放在冰箱里能够保鲜两天。

因为家里人口多,家里这台轧面条机算是稍微大点的,电动的、省劲,是母亲托人从城里花300元买回来的。为了节省空间,面条机放在墙角处。

面是自己种的麦子磨的,看着颜色没有市面上卖的面白,可没有任何添加剂,吃着放心。

家里的这个铝盆用了十多年了,里的面有一碗,大概一斤左右,加上二两水,用手拌匀实了,才好轧。这面活的不像包饺子和手擀面那样成圆团,倒是像面普穗一样。

母亲手里洗的青菜,也是自己家院里种的,没有上化肥,绿色健康。

活好的面一般初步轧成宽条状的面饼后,两层叠加在机器上轧五六遍,这样面条吃着劲道。

轧的过程中,根据面的干湿程度,还得用干面往上面稍微撒点,以防面条水分多了下锅里不好吃。不过面条铺里的面条,人家一般轧两三遍就上刀切了。

面条已经轧好了,由面粉变成了细细的面条。这一排子面条够四口人喝汤面条两顿了。母亲说,这两天地里有点活,有些忙,多轧点能吃两顿。

河南农村晚饭叫喝汤,一般会将中午的剩菜兑锅里下面条,这样不但有味而且还不浪费。

母亲做汤面条,一般勾些粉芡,这样做出来的面条黏糊,吃着口感好。

我用相机记录着母亲做这顿饭的整个过程,从轧面条、洗菜到最后盛饭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摄影:香山(来源:企鹅号——香山视觉)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