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开演:展古老戏曲艺术魅力
“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拉开大幕。卢梅 摄
“怀邦《大破天门》剧目研讨会。卢梅 摄
中新网郑州11月20日电 (杨大勇 卢梅) 18日,记者从河南豫剧院获悉,“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拉开大幕,河南沁阳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排演的怀梆《大破天门》作为首场演出,浓郁地方特色的唱腔和精彩纷呈的表演,给首都观众奉献一场听觉和视觉盛宴。
据了解,怀邦是河南省古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一带,怀梆故名怀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焦作、新乡一带。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怀梆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行当齐全,唱做并举,擅演文武带打蟒靠架子戏,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河南沁阳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排演的怀梆《大破天门》作为首场演出。
根据“一戏一评”的规定,演出结束后,还召开了怀邦《大破天门》剧目研讨会,专家和领导们畅所欲言,不仅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对剧目的进一步加工提高,提出了宝贵意见。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原所长刘文峰表示,怀梆的演出为河南稀有剧种展演做了一个精彩的亮相,意义非常重大,也是河南的戏曲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具体实践。我觉得,怀邦剧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大,怀邦剧团是一个县级剧团,但今晚的舞台呈现不是一个县剧团的水平,说明我们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怀梆这个剧种传承保护做得好,剧团为传承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戏曲文化做出了贡献。
文化部艺术法规司原司长、著名评论家康式昭坦言,这部戏的剧本和演出都很有民间戏,语言上更加生活化和口语化。
著名戏剧评论家、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谭静波:怀邦剧团始终坚持在基层,坚持在农村,坚持在普通老百姓当中,保存着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河南省,而且其他省份也应该做到,能够更多把我们鲜为人知的稀有剧种宣传出去,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全国性的指导意义。
著名戏剧评论家、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谭静波说,这部戏非常鲜明地展示了怀邦这一古老剧种的特色,既有豫剧的味道,也有山西晋剧的味道,具有独特的味道和独特的剧种价值,彰显了它独特的特色。
河南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秦铁牛表示:怀梆有机会在首都大舞台上亮相,是怀邦对了怀邦艺术的肯定。我们一定更加努力把剧目打造成精品,再次来北京汇报演出,接受首都观众的检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