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2022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2.03.2023  10:03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   本报讯 (记者 张体义 温小娟)3月21日,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在郑州揭晓,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布局等5个考古项目入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当选为“2022年度河南考古人物”。

      在由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杂志主办的“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10个重要发掘项目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考古发掘项目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进展。经过专家评委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布局、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等5个考古发掘项目最终被评为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揭示了二里头都邑为宫城居中、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式布局,是二里头都邑布局考古中的一项重大突破,说明当时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已有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二里头都邑遗址的新发现,不仅丰富了遗址的内涵,深化了对网格区域的认识,也为先秦时期其他都邑遗址布局、结构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是一处结构清晰、功能完备、具有兆域性质的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墓地。结合先前的三处白家庄期铜器窖藏坑等遗存,该墓地的发掘对研究郑州商城的兴废、商代王都与小双桥的关系、夏商城址建制、商文化及“中华文明探源”等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墓地兆沟的确认将先秦兆沟的历史提前至中商早期,对于晚商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兆域制度、贵族丧葬体系而言具有明确的开创性。

      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考古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确认了殷墟王陵区陵墓的隍壕,基本搞清了商王陵区的分布范围,以围沟外边界为基准,确定王陵区的范围为东西560米,南北300米。这些发现必将推动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王陵区东南方向大面积的空白区、王陵区西侧的巨型沙坑、侯家庄南地宽达百米的沙土带,殷墟遗址洹河北岸地区干道的路沟等发现,不仅改变了对殷墟遗址景观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地发现的三座北朝墓墓葬形制、随葬品及葬具特征反映了孝文帝迁洛以后汉文化的强烈影响以及鲜卑本民族的自身特征,为研究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图像和实物资料。

      开封州桥是大运河遗产的典型代表,也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上的重要交通点。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具有重大意义,为探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提供了重要材料。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

      本次论坛还新增了年度河南考古人物评选。当选为“2022年度河南考古人物”的马俊才,主持发掘的南阳黄山遗址在2022年分别入选2021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六项新发现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资深考古人,他参与的考古发掘项目先后五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介绍,从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文化内涵来看,涉及文明起源、夏文化、商周文化、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都城与城市考古及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对中华文明探源探究,讲好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