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14.07.2014  11:09

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它的记忆功能,使社会记忆功能健全完整,确保历史记录的真实性,维护历史记录的连续性,保持历史记录的生动性,提高历史记录的适用性,是档案工作者崇高而又神圣的历史责任。
  确保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客观真实是档案的价值所在,如果在档案中混杂了失实的材料,就会误导当今,贻害后人,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档案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从来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有史以来始终都存在真与假、录与不录、存与不存的矛盾,特别是在旧中国,有时这种矛盾还十分尖锐,就连司马迁那样伟大的史学家也在《报任安书》中发出了“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的抱怨。在现实社会中,虽然我们完全有条件保证收集整理的档案资料的真实性,然而也不能完全排除在某些情况下使其失真的可能。因此,做一名合格的档案工作者,就要高举求真务实的旗帜,发扬唯真是图、唯实是图的精神,刚正不阿,秉笔直书,当录必录,该存必存,不为任何歪风邪气所左右,不为任何威胁利诱所屈服,把依法维护档案的真务性作为自己神圣的天职。同时,还要练就一双慧眼,识别真伪,剔除糟粕,保证档案资料既能真实可靠,又不芜杂繁琐。
  维护历史记录的连续性。连绵不断、永续记录是档案的生命所在。残缺不全,时断时续,不仅会使档案资料的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会危及档案事业的生存。历史的发展是永不停息的运动过程,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必须保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使今人更清楚地知道过去,使后人更清楚地了解今天,从而帮助人们更加准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历史记录连续性,首要问题是在档案收集环节保证齐全完整。一方面要坚持开展档案人员业务培训活动,使工作在第一线的档案人员有能力做好档案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各单位负责同志,要树立档案责任意识,通过档案把自己在工作中书写的历史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使工作生活当中每一个有价值的瞬间通过档案变成水恒。
  保持历史记录的生动性。反映历史本来面目,给后人留下更加丰满厚实的档案资料,是档案的灵魂所在。旧中国的档案,基本是以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政治、社会活动记录为主,大量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等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生动场面被排斥在档案之外,流传下来的也大都以野史或民间故事的面貌出现,使大多数的历史档案有形而无神、有骨骼而无血脉肌肉。新中国的档案虽然已完全不同于过去,但也有收集范围过小、馆藏体系单一的弊端,即使是党政机关档案,也是以文件、会议材料为主,大量的活生生的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活动无法齐全完整而又有声有色地体现在档案资料之中,这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要求的。因此,应当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时期档案工作,真正使档案还历史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本来面目,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本来面目。一是要尽快发展新领域档案工作,并逐步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反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记实性档案,把火热的现实生活声情并茂地记录下来;三是要开展重要人物、重大活动和民间档案征集工作,把散存于社会的有价值的资料收集起来。通过以上措施,扩大档案资料收集范围,努力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馆藏体系。
  提高历史记录的适用性。适用当今,惠及后人,是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所在。多年来,档案馆工作的立足点基本以保管和基础整理为主,提供利用服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社有人批评我们的馆长实际是“库长”,馆员实际是“仓库保管员”。这种倾向也正是一些地方档案工作在领导那里排不上位置,在社会上缺少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为现实和历史服务,现行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馆藏档案的整理保管、档案资料的编研开发,都必须本着服务第一、效益为重的原则。
  思想家王夫之曾在为自己的笔作的铭文中写到:“吁嗟乎,吾惧鬼神!”他的弟子问:“鬼神何来?”王夫之说,鬼神就是后人手中的判笔。这就是王老夫子对档案的评价。档案工作虽然做不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古往今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