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的突破

09.05.2014  13:59
      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村安则天下安。

      河南有5.1万个村级党组织、199万农村党员、30多万村干部。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凝聚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抓基层打基础,一方面要突破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在这两个方面,河南都有积极探索。在整顿后进村上,兰考创造的“六步工作法”,是着眼于解决基层党建老大难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发源于邓州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则是宝贵的群众工作法、有效的民主机制、规范的治理手段。它们都充分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工作方法。

      4月27日,在全省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会议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杰说,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两项工作”,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4年至今,经过理论上的提升、制度上的完善、内容上的丰富和实践上的拓展,“四议两公开”这一由邓州走出去的工作法,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新的探索——扎根中原的党建新课题

      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调研期间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出重要批示:“邓州工作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可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河南省地处中原,全省一亿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村工作面临复杂的形势。而地处豫西的邓州市恰是我省农村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该市面积2369平方公里,人口156万,是全国第二人口大县。人多而贫困,地大物不博。多年以来不能摘去的“上访大县”的帽子,日渐增多的上访案件及上访人员,压在党委政府的头上,不仅是工作的负担更是精神的负担。

      “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党员干部的威信降低,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被削弱,核心地位被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创始者、南阳市政协主席刘朝瑞说。

    为了给邓州市156万人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一个社会稳定、行为有序的氛围,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和谐中求变化,2004年,邓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新的工作思路:将“改革、发展、稳定”的顺序,调整为“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是中心;必须给群众监督党委政府的权利,“人民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于是,“4+2”工作法产生了。

      从2004年“4+2”工作法提出以来,作为发源地的邓州市,从来没有停下推行运用、深化提升的步伐。

      将涉及百姓利益的大事要事拿到桌面上让村民评议,这是“4+2”工作法的核心。据邓州市委书记史焕立介绍,“4”就是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2”即决议结果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4+2”工作法出台后,邓州市首先对全市578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村民代表轮流培训,加深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加强对法律、法规、政策的掌握。

      几年来,邓州市无论大会小会,只要涉及党建的都讲“4+2”工作法。每次党支部书记、村组干部轮训,都专门安排“4+2”工作法内容。迁入邓州的移民村党支部书记、选派的第一书记、新上岗的大学生村干部,上岗前都要就“4+2”工作法进行专题培训。

      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到邓州市调研之后,给“4+2”工作法作了名称上的科学界定:“四议两公开”。即所有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都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然后决议公开、结果公开。

      2006年5月,河南省主要领导在邓州调研时对这一工作法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南阳市率先推广,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

      2009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调研期间专门听取了关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情况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批示:“邓州工作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可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2009年8月,李源潮深入邓州实地调研,要求在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认真总结推广,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

      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26条明确写道:“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因地制宜推广本村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做法。”

      科学的实践——破解农村难题有了金钥匙

      在南阳农村,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宣传画,“农村问题”被画成一把锁,锁鼻上挂着六把钥匙。这就是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化解基层难题的形象化表达。

      淯阳社区是位于南阳老城区繁华地段的社区,筹款修建社区的一条背街小巷一直是个难题。

      一开始提到筹款修路,不少居民认为这是该政府掏钱的事情,和个人没多大关系。而按照有关规定,修建背街小巷是“政府拿大头,居民出小头”。如果没有居民自筹的这一部分,政府的配套资金就批不下来。

      这就是所谓的在“最后一公里”卡了壳。

      “最后一公里”,原是指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现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最关键的步骤,也是最难走的一步。实践经验表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连基层、接地气、为百姓,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最直接、最管用的方法。

      多年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已在豫西南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源源不断地注入民主法治的正能量。

      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淯阳社区开始尝试,发放征求意见表、社区党支部提议、“两委”提议、党员大会审议……社区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竟然在居民的认同下解决了。不仅新街临街的每户居民缴纳了200元修路款,社区很多居民都主动捐款修路,89岁的老党员代秀珍一个人就捐款近400元。她说:“社区为什么收钱,钱用到哪里,一笔笔账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为咱老百姓办好事,当然得支持了。”

      在南阳农村,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宣传画,“农村问题”被画成一把锁,锁鼻上挂着六把钥匙。这就是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化解基层难题的形象化表达。

      凡是村里的重大事务,都先由村党支部提议,再交村“两委”商议,然后交党员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决议,这是“四道会议”。决议形成后,还要公示并征求群众意见,实施结果也要公示,这就是“六把钥匙开一把锁”。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南阳市3655个行政村运用该工作法制定和完善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2000多个行政村选准了特色产业。共提议12万余次,涉及农村低保对象确定、“空心村”治理、“村村通”公路建设、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等事项,通过率在99%以上。

      2012年9月,在南阳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涉及的拆迁、征地等事项,无疑为干群关系徒增了“紧张指数”。

      “我们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但解决了大难题,还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说。

      “政府将咱的房地征收了,但咱住哪,房子咋盖,政府也听咱的意见。咱盖的新房子环境好、质量好,补助也到位,咱还得感谢政府呢。”宛城区钓鱼台社区的吴京阁高兴地说。

      三年来,南阳市在筹建农运会共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128次,根据决议完成拆迁面积450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96条,启动2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拆迁违章建筑52万平方米。其间,涉及居民无一上访,实现了和谐拆迁的目标。

      “党员群众直接参与决策,也让干部主动改变了惯于发号施令的工作方式,学会了与群众协商沟通,个人的转变带来党支部的转变,最终促进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高,赢得了群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韫说。

      “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事集体决定,人人签名字、事事有记录,不怕群众质询,不怕上级检查,村干部彻底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心一意干大事。”邓州市构林镇官刘村党支部书记刘邦新如是说。

      淅川县寺湾镇党委书记王志斌说:“‘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一方面把群众想办的事变成党委要办的事,另一方面把党委要办的事变成群众想办的事。一上一下,反复沟通,落实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群矛盾、干群矛盾就会迅速化解。”

      几年来,南阳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网站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分别以《和谐万事兴》和《邓州四级联动保障农民权益》为题进行了报道,《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在线、大公网、大河网等重要媒体网站也均进行了深入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反响。

      近年来,河北省、陕西省、湖北省、海南省等数十个省区市的组织部门纷纷前来南阳,学习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取得的成功经验。北京大学学子也深入邓州,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了调研。南阳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已经成为影响全国的熠熠生辉的名片。

      有益的延伸——党建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精髓就是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这一理念不仅在村一级适用,还可以拓展到各个层级,运用到不同领域。

      从实践来看,一个好村、强村大多有一个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和运转良好的党组织,有一套好的工作制度。相反,那些穷村、乱村,不是带头人不强,就是“两委”班子出了问题,战斗力不强。说到底,基层党建就是要解决好“带头人”问题、班子问题,解决好基层组织决策机制的问题,根本目的在于建强队伍、建强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下的是抓“牛鼻子”的工夫,收的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近年来,南阳市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基准,大力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使这个农村工作的“法宝”愈发闪光。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精髓就是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这一理念不仅在村一级适用,还可以拓展到各个层级,运用到不同领域。”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给予了新的阐释和延伸。

      “党员不党员,就差两毛钱”、“念念报、举举手”、“代表代表,听话就好”等调侃,形象地反映出农村党员代表难以发挥作用的无奈。

      近年来,南阳市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载体,着力推进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共提出意见建议12.8万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根据意见建议作出公开承诺,抓好整改落实,引领基层党组织创先进、广大党员争优秀。他们把“五个好”的标准要求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情况结合起来,对全市1.7万个基层党组织进行科学分类定级,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从政道德的“三教育”,以推动党员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民主决策、服务群众的理念,深入到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

      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韫说,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仅没有消弱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权威,而且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传统的“太平官”、“懒散官”、“自私官”没有了历史舞台,不真心为群众服务就没有出路,缺少领导群众发展能力就没有出路,不加强软弱涣散党支部建设就没有出路。南阳前期确定的300个后进村,有252个转化为一类村,48个转化为二类村,67个后进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双强”支书。

      近日,南阳市公安、检察、环保等多部门联合出击,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还我青山绿水”活动,重手整治水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不法行为。这场活动是南阳市开展以改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为内容的“一改双优”活动的一个缩影。

      该市将“四议两公开”工作实行“四拓展”,即向社区拓展,构建和谐社区;向企业拓展,助推经济发展;向乡镇街道和机关事业单位拓展,扩大民主决策范围;向村民小组拓展,提高运作效率。几年来,全市361个社区共解决道路整修、绿化亮化、治安防范、医疗服务等方面问题3.8万个。2.7万多个企业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决策、职工待遇等事项5.9万件。

      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领导方式转变,进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南阳先后开展了“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一改双优”等活动。他们深入查找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等方面的差距,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领导方式不适应、工作方法不得当、工作作风不务实等问题,以作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三年来,南阳共组织明察暗访416次,公开曝光18个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的行政执法单位,通报批评279个,8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通过活动的开展,南阳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力推动了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四个带动”,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在南阳轰轰烈烈推行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实践,给农村工作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提高领导素养,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是农村工作的基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农村党支部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强化培训,提高村“两委”干部科学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能力和本领,坚定他们推行的信心和决心。

      公平公开,选准村民代表是根本。选村民代表一定要出于公心,对村里发展负责,对群众利益负责,不能搞亲亲疏疏、宗族派系。一定要考虑平衡,既要注意代表的广泛性,也要把能人、名人选进来。严格按照程序,让选出的代表能服众。

      培养新型农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是主线。农民素养高了,小农意识就少了,知识面宽了,视野宽了,提出的议案会更科学,做工作、讲道理会更容易接受,接受新生事物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就更强。

      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壮大集体收入是保障。农民还不富裕,拿农民的钱办公益事业是有限的,农村有很多要办的公益事业并且需要大量的钱财,必须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求同存异,整合基层不同利益群体是关键。目前,在农村已形成了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人、农民个体工商者、农民私营企业主、农民知识分子、农民企业家、农村管理者等不同的群体。这些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动员他们广泛参与,使农村各种力量为我们党在农村的工作中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