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家智库成功增补为CTTI来源智库

23.12.2020  16:14

12月19-20日,由光明日报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2020新型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智库管理部门、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的专家学者700余人与会。本届论坛发布了CTTI智库报告、CTTI来源智库增补名单、CTTI来源智库年度精品与优秀成果,以“助力十四五智库新作为”为主题召开智库论坛。我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等2家科研机构入选CTTI来源智库增补名单,也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高校。目前学校入选CTTI智库单位共3家。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于2002年成立,整合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中国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长期致力于“黄河文明伟大复兴”和“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以中心为主要依托,获批认定为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获批认定为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签署共建“黄河文化智库。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河南“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许慎文化资源开发、甲骨文知识普及、传统节日的传承、非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古村落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调研,为河南省“文化高地”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近两年,中心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持续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在《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主要媒体发表“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等系列文章,发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数》,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家文旅部和河南省文旅厅等专项规划课题,承办人社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深入解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前,中心自建有黄河学综合数据库和承建有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黄河中下游数据分中心,为构建黄河学学科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于2002年创建,致力于以色列及相关中东问题的研究。2010年,中心被遴选为河南大学校级重点科研机构。2014年,中心成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教育部推动成立“中国犹太文化研究联盟”,以色列研究中心成为该联盟创始成员和副理事长单位。2017年,以色列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2018年,以以色列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河南大学成为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理事单位。2019年,河南大学整合校内多个学科,组建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以色列研究中心是研究院的主要支撑机构。自2015年起,以色列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国内有关以色列方面的唯一智库研究年度报告——《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至今已出版6部。

据悉,2020年CTTI来源智库全国共增补99家,经数据填报、专家评审等环节分别从315家申报单位中筛选,平均入选率约31%。本次增补的智库中包括省部级智库34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8家。会议为新增来源智库进行了授牌,并对年度优秀成果给予颁奖,西安交大社科处处长贾毅华受邀作为颁奖嘉宾为智库优秀成果获奖者颁奖。从新增单位和授奖成果来看,新增入选机构普遍具有成立时间久、学术基础好、资政能力强、影响力广泛等智库特色及明显智库成效,获奖成果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国家治理等重大问题展开探索。

当日下午举行了智库与“十四五”规划、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思想理论传播新战略、2020CTTI来源智库精品成果分享会三场专题论坛,以及高端智库与重点智库体制机制建设、新型智库提升决策咨询研究质量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举措、建立政策研究与学科建设相互循环的高水平大学智库等三场平行分论坛。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家涛作主题发言。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重大部署,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提升学校为国家和区域战略咨政建言和社会服务能力。2018年,河南大学紧紧围绕《河南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计划》,利用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从全校范围内认定了10个特色新型智库进行支持建设,2019年,我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4家智库入选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成员单位,2020年,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色列研究中心成功入选CTTI来源智库增补名单,表明我校在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