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清口"第一人:将高雅昆曲与平民化清口融合
苏州平江路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寻找“苏州的味道”。在平江路上的伏羲会馆,记者邂逅了一场独特的昆曲演出。演的是《牡丹亭》的折子戏,只见一位身着昆曲戏服的女子,裙袂飘逸,水袖翩翩,表演的同时,却穿插讲述着自己对戏文、动作和吴文化的理解,偶尔插科打诨讲些笑话,情绪到了,还常邀请台下的观众上台即兴朗诵诗词,自己弹着琵琶伴奏。
这位女子就是草根昆曲表演者吕成芳,被冠以“昆曲清口”第一人。她用边讲边演的独特方式,将高雅的昆曲与平民化的清口融合在一起。
“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演!”吕成芳说,她的昆曲表演并不专业,但在父母的熏陶下,从小听惯了水磨昆腔,背熟了宋词元曲,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昆曲表演训练,但骨子里却浸透了昆曲的点点滴滴。七八年前,吕成芳开始自学昆曲,那时候还没有退休的她,白天奔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晚上便跟着电脑上的碟片学习昆曲,就这样学了两年多,渐渐也能上台表演了。
多才多艺的吕成芳,不仅能将昆曲表演得淋漓尽致,同时还能唱得一嗓好评弹,弹得一手好古琴和琵琶。吕成芳告诉记者:“我会在表演时,把昆曲、古琴、评弹、琵琶、文学都综合在一起,边讲边演。”这种方式,让吕成芳赢得了全国各地的粉丝。粉丝们把她这种表演方式称为“昆曲清口”。
三年前,吕成芳所在的茶馆门可罗雀,如今却是一票难求。每天晚上8点,吕成芳就开始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清口昆曲表演,双休日还会加演下午场。用吕成芳自己的话说:“一年365天,我有360天都在演出。”记者粗略算了一下,这两年来,吕成芳每年演出近八百场。
“曾经有一位法国小伙儿来看我的演出,他的专业是歌剧声乐,而他的毕业论文却是研究昆曲,这让我大为震惊,外国人都如此重视,我们更应该传承保护好这门古老曲艺。”从2011年开始,吕成芳相继把“昆曲清口”带到了北大、清华、北师大、香港大学。她说:“我将终我一生做好昆曲传播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