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用心用力用真情 新风新貌新作为 破解脱贫攻坚“返贫”难题
南阳理工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坚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人才、科研和技术优势,实施“一把手”工程,采取项目驱动、技术支撑、模式推广、教育强基等有效措施,积极破解扶贫攻坚“返贫”难题,使扶贫攻坚工作能落地、可持续、能推广、可长久。
一、项目驱动
项目是抓手,是牛鼻子,尤其在脱贫攻坚中,项目驱动更是精准扶贫、破解“返贫”难题的有效载体。学校聚焦项目强攻坚,成立了与南召县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5个专项帮扶牵头单位,重点推动精准扶贫项目顺利实施。与南召县发改委、教体局、人社局、科技局等相关局委签订精准扶贫项目合作协议,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立了社会服务带头人,建立了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形成了需求对接项目库,保证项目可落地,能实施。目前,35个帮扶项目落地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技术支撑
学校把技术支撑作为精准扶贫、破解“返贫”难题的有效手段,积极开展组织对接和技术应用工作,选派5名科技特派员、10名科技顾问,组建15个科技帮扶团队,组织200多名师生参加科技帮扶,建设科研服务站8个,落地科技成果10项,电子商务技术在2家企业应用推广,惠及贫困群众1000余人,取得3100余万元经济收入。近2年完成社会服务项目231项。仅帮扶扬生(南召)生物公司发展过程中,学校参与师生300余人,取得1600余万元经济收入,惠及贫困群众300人。
三、模式推广
模式的创新和推广是精准扶贫、破解“返贫”难题的有效路径。学校从2018年开始,持续探索推行创新高校社会服务与结对帮扶相结合的“1+5+N”(“一把手”工程+智力、科技、培训、人才、消费5项帮扶+ N种路径)模式。近年来,智力帮扶中7篇咨询报告、10项研究课题和2个产业规划被河南省及南召县政府列为采用对象。科技帮扶中选派科技特派员5人,技术顾问10人,帮助建立8个科研试验站,落地10余项实用技术成果。培训帮扶中培训中小学教师、专职扶贫信息员、农民工、党政干部和企业人员共计28期,累计6900人次。人才帮扶中选派挂职干部5人,实习见习学生98名,就业学生21人,输出2000余名农民工就业。产销帮扶中采购农副产品82.5万元,搭建购销平台3个,网上销售农副产品3100万元。
为使学校校地结对帮扶“1+5+N”模式易推广、有活力,在动员学生参加结对帮扶团队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校地结对帮扶相结合的“6个1”帮扶模式,组织开展“一场党的政策理论宣讲、一场文艺扶贫演出、一次家电维修、一场义诊、一场法制知识进乡村和一场科普知识进农村”为主体的“六个一”大学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学校《助力建成小康社会、精准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获评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
四、教育强基
学校把教育强基作为精准扶贫、破解“返贫”难题的基础保障,积极开展组织对接和技术应用培训工作,组建6类12个培训帮扶团队,完成40人以上规模教育培训28期,累计6900人次,精准提升了各类人员脱贫攻坚本领。先后为200余名党政干部,300 名专职扶贫信息员,12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量身打造课程体系,进行分类、分专业培训;对2000余名贫困群众进行劳动技能岗位培训;为500余名从事电商管理和经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为南召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提供咨询、辅导、讲座等活动,受到南召县委书记的高度评价。提出了“通过技能培训要保证每一户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具备就业技能的人”的培训目标,开展做大叫响“山城保安”“南召绣女”“五朵家政”等服务型的技能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2000人次。
据统计,通过学校科技帮扶脱贫的群众,无一人“返贫”。
(南阳理工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