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皖工业稳中有进 培育十大高成长性产业

10.03.2015  11:02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柴文成 李东标)连日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安徽代表团代表,分别召开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新常态有新挑战,更有新机遇,要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以改革促发展,培育和催生更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新常态下安徽工业发展稳中有进

      牛弩韬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作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认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所为的战略机遇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但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几组数据印证了牛弩韬的说法。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2年的16.2%回落到2013年的13.7%,2014年达11.2%。虽然增速下滑,但经济结构、发展质量得到了优化和提升,增长动力也正在转换。

      从结构上看,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提速。2014年,全省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09.2亿元,同比增长25.6%。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工业设计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信息经济发展提速,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43.8%,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8%,居工业各行业之首;全年信息消费规模1498亿元,增长44%。

      从企业规模和所有制上看,表现为“两个贡献提升”:中小企业贡献提升,全省规模中小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059.9亿元,增长13.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18户;新登记私营企业12.1万户,增长60.1%。民营经济贡献提升,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57.3%。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75.2亿元,利税3169.6亿元。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达到299.7%。

      牛弩韬认为,与全国一样,安徽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企业增长较快,而传统产业、资源原材料工业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面临的困难,从表面上看是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成本上升、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而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缺技术、缺品牌、缺研发、缺人才;有数量没质量、有产品没品牌,低端过剩、高端缺失。

      “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关键是要转变各级干部的思维方式和领导经济工作方式。”牛弩韬认为,新常态要有新理念、新思维、新状态、新举措,勇于创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加快培育十大高成长性产业

      回顾世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牛弩韬认为,制造业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国家强;中国梦强国梦,必须靠制造业强国来实现。他举例说:“目前世界上三大制造业强国,美国靠创新,日本靠设计取胜,德国靠精湛工艺,而且德国一直靠制造业强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安徽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抓发展。坚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四新’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十大高成长性产业,着力建设智能装备强省、打造‘中国声谷’、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壮大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

      “新常态的驱动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归根结底要靠千万市场主体,靠不断创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和发展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牛弩韬表示,安徽省要围绕打造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四大链条”,聚合市场、技术、资本、人才“四种要素”,建立创新联盟+创新基地+创新基金+创新人才“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培育新的增长点。

      牛弩韬强调,要把创新落实到产品供给上。坚持创新创造供给、供给引领需求,引导企业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围绕节能环保、健康养老、智能制造,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电机、生物医药、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等产品, 坚持融合发展,实现培育新业态和创建新模式的统一。

      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

      对于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牛弩韬说,在推进工业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顺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新期待,着力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

      他透露,今后安徽省将围绕节能改造、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工业节水、绿色建材等,重点培育2-3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园区),重点支持100个节能环保项目建设,确保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0%以上。

      为加快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安徽省还将举办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介会,搭建研供需用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牛弩韬表示,下一步要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改革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着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加强工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探索行业规范条件、负面清单、行业自律、企业社会责任等新型治理方式。

      此外,还要认真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制度,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继续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衔接工作,简化行政审批事项程序,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牛弩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