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系统扶贫拔“穷根”

23.06.2016  17:24
      穿村而过与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路相连的铁磁路东延工程正加紧建设,由故县水库引入的洛阳市最好的水源将来要惠及村子,流转800亩土地兴建的农业观光产业项目也在村子落地,地处新安县磁涧镇的贫困村李子沟村的群众,今年一直沉浸在脱贫致富的喜悦中,路、水、产业三个长期困扰村子发展的难题在脱贫攻坚中被迎刃而解,村民们对脱贫目标满怀期待,信心百倍。

        提到新安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工业大县、旅游强县、财政富县的名头,然而,由于受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影响,目前该县仍有8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7712人。虽然不是省级、国家级贫困县,但新安的贫困人口数量并不少,脱贫任务极为艰巨。

        在洛阳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会上,该县提出了2018年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在洛阳市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新安县提前两年脱贫的底气从哪里来?新安县委书记王玉峰就精准施策开出良方:系统扶贫。他解释说,所谓系统扶贫,就是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的总要求,立足新安实际,依托县域雄厚的经济基础,全盘谋划,点面结合,精准实施,着力打造精准的扶贫系统体系。

        打破瓶颈制约,构建扶贫“大平台”

        山高、岭多、沟谷碎,一些乡村的群众,隔着山岭能说话,见面却要走半天;土地瘠薄,十年九旱,历史上,不少村子曾多次经历过吃水贵如油的窘迫;农业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一,辛辛苦苦生产出的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

        “脱贫不仅是涉及贫困村子的攻坚战,也是立足全县大局,举全县之力彻底破解瓶颈制约的‘大决战’。”王玉峰说。

        交通先行带动。该县投资18亿元实施了310国道新安段改线工程,此项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市最大的交通工程,全长25.9公里,贯穿25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7个;按照“洛阳西线游目的地”对贯穿磁涧、五头、仓头三镇的磁五仓公路进行了提升改造,该线路覆盖20多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9个;投资1亿元开工建设了全长7.3公里,连接磁涧、铁门的铁磁路向洛阳东延工程,沿线带动6个贫困村;规划了南李村苏屯至磁涧五里岭、石寺孟庄至曹村袁山道路提升工程等,沿线带动20多个贫困村。

        注入源头活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为了充分利用水源条件,该县开工建设了投资3.16亿元的引畛济涧工程,从小浪底库区畛河上游引水,注入新安城区,年引水量3000万立方米。工程年底建成后,可满足城区10余万居民生活用水及近千家企业工业用水,灌溉2.4万亩沿河农田;抓住洛阳市引故县水库入洛的机遇,规划了总投资13亿元的引故入新工程,构建覆盖城关、磁涧、铁门、南李村4个镇和新安县、洛新两个产业集聚区30余万居民的饮水体系,让新安人吃上最优质的水。还实施黛眉山水库、谷山水库、峪里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和畛河、涧河、金水河等流域生态治理,为扶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电子商务助力。去年4月,该县成功申报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了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该县全力打造区域性电子商务进农村网络平台——中州农商网。目前,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组织架构已经基本完善,县乡村三级运营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配送中心、客服中心都已经建好,每个乡镇和村都有服务点,上网销售的产品达到2000余种。截至5月底,全县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和团队有248个,乡镇以下从业电子商务的农户1109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9.57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3.28亿元。

        路网、水网、互联网,为该县脱贫攻坚构建了扶贫“大平台”。地处磁五仓线路的五头镇马头村支书张保安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到处是土路。樱桃成熟后,村民们靠着“肩挑篮提”,步行到县城或谷水卖樱桃。道路修通后,又有了电子商务,樱桃足不出户都被卖光了。现在,村里60%的村民种樱桃,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万多元。

        打造富民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地处新安深山区的寺坡山村是贫困村,近段时间,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文很是兴奋,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与村子签订了投资1.2亿元的整体开发度假村框架协议,昔日少有人到访的“穷山包”即将变身“元宝山”,群众年年收取“地租”“房租”,还能实现就业,王宏文说,签下协议,俺们村这“穷帽子”就彻底摘掉了。

        脱贫致富,产业是支撑。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郅书安说:“扶贫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富民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壮大主导产业和多元富民产业。制定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政策和目标任务,重点扶持发展养殖、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重视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输转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使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致富技能。目前,全县已建起乡村游精品线路五条,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产业的达到8万多人,今年力争接待游客达到800万人次;光伏项目已签订5家,年发电量达到600兆瓦。

        ——实施产业园区扶贫工程。鼓励和扶持贫困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发展蔬菜、育苗、中药材等种植业,引进香菇、中药材、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目前,在铁磁路沿线规划3万亩油用牡丹,前期3000亩已经启动。

        ——实施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建立扶贫龙头企业认证制度,培育优势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销模式,不断壮大各类规模化发展、企业化运作的富民产业基地,有效延伸致富产业链条,全面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县已形成以泰国正大集团、春天牧业、鹏云农业、天兴农业、绿尔蜗牛、关址玫瑰生物科技等一大批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在磁涧镇礼河村,记者看到整洁宽阔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农户庭前是菜园,屋后是果树;卫生间、太阳能、宽带网成了村民家里的平常物件。村支书张三告诉记者,目前,村子种植大粒樱桃面积达到3000亩,建起了农家饭庄20家,还培训组成了礼河“樱嫂”导游团,积极向外推介樱桃。村子引进的天兴农业生态园项目,流转土地近2000亩,种植有新品种大力樱桃、软籽石榴、无公害蔬菜等,让1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而在黛眉山地质公园内的寺坡山村和东山底村,记者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村中石墙、蓝瓦、古树、石磨、石碾随处可见,置身村子,一下就感受到了纯朴的民风和浓浓的乡愁。这两个村子已经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东山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天份告诉记者,村子利用古村落的品牌,收集石磨盘、喂养小毛驴、开发石磨面,引导十多户群众开办了家庭宾馆,打造摄影创作、绘画写生、农事体验等基地。如今,这里已成为城里人返璞归真的乐园。

        据了解,目前,该县确定美丽乡村6个,传统古村落5个,特色种植面积24万亩,特色养殖户660余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建成生态农业休闲园区12个,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绿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

        实施教育扶贫,拔掉最深“穷根”

        “治穷先治愚,治愚抓教育”这是多年前就已经妇孺皆知的宣传口号,但是,教育该如何抓?如何能有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转化为财富?这不是一道轻易可以破解的难题。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在于为民。新安有2万多贫困人口,培养好一个孩子,就等于扶贫一个家庭。”谈到教育扶贫,王玉峰书记说。

        为了落实教育扶贫的理念,该县在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依托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新安职高,努力解决初中毕业未能升入高中、高中毕业未能升入大学、大学生毕业缺乏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工作岗位的“三个特殊群体”的升学就业问题,为企业定点、对口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实用人才,打造新安职业技术教育的保成才、保就业、保证书“三保”品牌。目前,该县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3万余人,就业率达100%,形成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在新安县城关镇王沟村,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件事儿,贫困户王战胜有三个孩子,因教致贫,大孩子在湖北上大学,一对双胞胎孩子正上初中,王战胜本人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庭生活异常艰难。分包该村的王玉峰书记到村中走访,在王战胜家,当他看到一贫如洗的房内,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时,内心非常沉重。了解到王战胜过去曾经干过农电工,他便当场联系县内的职业培训机构,对王战胜进行了专业电工培训,如今王战胜已经到本地一家大企业就业,月薪3000元。

        “在食堂吃的饭比家里的都好。”6月21日中午,在曹村乡中心小学,8岁的武涵在生活老师的陪同下在学校食堂吃饭,桌上的餐盘里摆的是蒜薹炒肉和白菜炖豆腐。“我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家也忙,很少有时间给我做顿丰盛的菜。现在在食堂吃得挺好,爸妈也放心了。”

        “全乡17个教学点儿,并入了50多名学生,学生的食宿都有乡里负责安排,学校专门安排了4个生活老师,照顾学生的生活。”校长刘振营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师资力量城乡不匹配等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导致学生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的父母也不能安心就业。为此,该县今年全面实施了农村小学合点并校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撤并教学点81个。

        “合点并校大大提升了乡镇小学的管理理念和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尤其贫困村的家长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投身创业和致富!”该县扶贫办主任梁幸福如此评价合点并校以来乡村小学的变化。

        王玉峰告诉记者,该县投资3.4亿元的新安职教中心正在建设中。职教中心建成后将整合现有公办职业学校、扩展学历教育、汇集行业培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职业学校办学品位,使新安的职业教育达到全省一流、全国有名,不仅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以学生发展带动家庭脱贫奔小康,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点评??

        精准脱贫更需系统谋划

        □省委政策研究室王民选

        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但精准必须以系统规划为前提,就像周身运力方可精准出拳一样,没有系统的统筹,精准的力度和效果就会打折。新安县的战略运作之所以有借鉴意义,就在于像新安县委书记王玉峰所说,他们为精准施策开出的良方是“系统扶贫”。

        新安县把精准脱贫的工作措施寓于相互联动的系统化推进当中。完善水利体系解决好饮水安全和旱地浇灌,道路连成网便于物资流通人员流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支撑产业带动,壮大主导产业以扩大就业,合力布局园区以促进创业兴业,做强龙头企业以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完善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为脱贫涵养人才基础和长远智力支撑等,以整体带局部,以面上发展促点上提升,以产业连带群体联动增收带动个体脱贫……把对症用药建立在固本扶正的“通体调养”之中,把靶向治疗统筹于涵养内生力的同步“康复”全过程,把精准脱贫的要素支撑布局到系统规划的不同环节当中,这种系统化思维彰显出县委一班人善于通过构建扶贫“大平台”,全盘谋划,点面结合的驾驭全局能力,善于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精准发力、精当用力的攻坚能力,体现科学性、注重现实针对性的执行力。

        抓扶贫,责任是否清晰、认识是否到位、作风是否扎实、方法是否得当,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脱贫的成效,影响着政府的形象。透过“系统脱贫”举措,我们相信两年后新安县定能高擎得胜旗、递交圆满脱贫的“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