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系列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趣》将于近期出版

15.10.2015  17: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把它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内容。这是十八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唯一一个可量化的指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趣》是一部国内正在编纂的面向全国的重要的大型文化系列丛书。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脉络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表现形式,编纂此丛书,意在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趣味性,从情操陶冶、趣味把玩、实用价值、艺术欣赏价值、艺术收藏价值、文化产业价值等与现代高品质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角度,引导非遗保护工作,促进相关艺术产业的繁荣发展。

    该丛书策划伊始行业主管部门就非常重视,中国出版集团领导及其他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先后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前期策划调研近两年时间,编纂筹备组认证听取了各方意见和建议,最总确定了丛书名称和丛书编纂总纲。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趣》编纂组介绍:本丛书并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汇总、大罗列,而是着重一个“”,从生活趣味、情操陶冶角度挑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趣味典型,进行趣味的刻画,增强丛书可读性,充分发掘非遗产业背后的故事;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欣赏、趣味欣赏群体;从文化产业角度运用市场调节和文化引导的双重力量促进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光大。

    丛书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繁荣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为宗旨。本书将向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政府文化宣传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赠阅并特邀点评。本书每一篇文章、每一张图片都将进入他们视线,接受他们的欣赏和评判。

    本次即将率先出版的是丛书的核雕部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趣之:细话俏核》,通过趣味抓取,由点到面,展现目前橄榄核雕刻技艺的传承现状和橄榄核把玩市场的情况。据丛书编纂组介绍,《细话俏核》采编工作历时一年有余,先后走访核雕艺人、核雕玩家、研究学者近三百余位,经过反复筛选论证比较,最后确定收录具有代表性的30余组核雕艺人的作品,此项采编工作得到了核雕艺术界周建明、钟火元两位老师及陈亮核雕艺术工作室的大力支持。以符合国家建设诚信社会的指导精神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计,本书充分尊重原创,在考量核雕作品技艺的同时其创作者的艺德品格亦是重要考量因素。

    被《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趣之细话俏核》收录核雕作品的艺人有(作品照片拍摄时间顺序):浦继峰、胡小兰、张超、陈建华廖明华兄弟、胡君伟、周建明、王世军、朱红为、钟火元、颜刚、须培金周雪官妇夫、孙小君、浦志良孙勤贤夫妇、徐文明朱凤夫妇、陶菊英、周福林、承莉君、孙建珍、赵才信、钟静峰钟勤峰兄弟、周义清、丁佳伟、徐月明、须永培、肖仁康、许忠英、丁志贤、陈亮、金云玲、姚建康、钟惠明、冯伟、徐华亮等。

中国核雕村的标志性建筑

中国核雕村的舟山核雕老厂

    本书编纂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将于近期与广大读者见面,同时云锦、刺绣、紫砂、玉石雕刻等内容正在精心筹划之中。

核雕作品插图之一  陈亮创作

核雕作品插图之一“姑苏繁华图” 金云玲创作

核雕作品插图之一“十八罗汉” 王世军创作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