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增长新动力

25.05.2015  10:42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加快转型的关键期和筑底企稳的过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当前,既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更要看到新常态蕴含的积极因素。

      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辩证看待——

      一方面,当前外部需求收缩,内部多种矛盾聚合,经济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季度,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总额下降6.3%。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口径仅增长2.4%。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连续37个月下降。但另一方面,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稳步推进,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发挥作用。

      “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要逐步过渡到新型城镇化,要完成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转型,都需要时间。”张立群强调,近一个时期,出台了降息降准、减税清费、促进公共投资、稳定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措施。对这个过程,要有信心和耐心。

      “双创”氛围浓厚:97.6%的大学生支持网络创业

      数据一:据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近期对全国85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高达97.6%的大学生支持和认可网络创业,有68.78%的大学生表示对网络创业充满向往。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38.4%,新增注册资本增长90.6%。

      “众创空间的开拓离不开简政放权释放的活力。”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发改委已连续两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大幅缩小核准范围,中央层面核准的项目数量减少约76%。深化行政审批和监管执法等改革,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一大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新型创业孵化机构涌现出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高辉清指出,民营企业、个体经营以及大学生创业一直都有,但大家感到现在创业创新的氛围更浓。科研人员创业成为大众创新的活体龙头。返乡农民工创业则体现出知识外溢的良性效益,外出打工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大量中西部农民工回乡创业,顺应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

      未来,国家在鼓励“创业创新”方面将加大力度。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孟宪棠说,近年来,各方面对加快改革科研活动的评价体系、管理模式呼声很高。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在实施更加科学的评价、考核和薪酬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改革部署,总的方向是营造符合创新规律的科研环境。

      东部率先转型:苏浙闽增速超过8%

      数据二:东部省份经济体量已经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从一季度看,东部的增长态势依然保持强劲,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经济增速分别达到8.4%、8.2%、8.5%和7.8%,均高于全国增幅。

      在东部省份中,浙江的调整转颇具代表性。“浙江转型升级,离不开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机制的创新。”张立群说。

      “从近期公布的各项统计数据看,调整转型起步较早的地方成效初显。”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明显高出整体工业水平。

      东部地区的平稳发展态势对于稳定经济大势极为重要。从上海、浙江调研情况看,两省市作为发达地区,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大多数指标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已先行一步。上海以消费型经济和重大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大飞机、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取得新进展。浙江以互联网经济和制造业核心技术突破为主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带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端装备、新兴产业增长势头强劲。目前,上海、浙江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合计占全国的13.3%,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活力和后劲。

      “三大战略”加快:千亿投资点亮丝路

      数据三:从一季度数据看,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地区依然保持较高经济增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天津一季度经济增幅达到9.3%。

      “由顶层设计转向专项规划与具体实施并进,一批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以及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能源资源、装备产能、经贸、人文交流等重大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实施。”李朴民指出,这些都将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新的增长动力。

      日前,《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发布,启动了第一批60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155亿元。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进入集中攻坚、重点突破、全面落实的关键阶段,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交通、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长江经济带12个海关已全部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发改委表示,目前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正在使经济带“通”起来;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正在使经济带“亮”起来;建设区域大市场,正在使经济带“活”起来。

      “双轮”驱动彰显: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1.6%

      数据四:2015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6%,较上年同期继续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快于制造业(第一季度全国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9%)。北京、广州服务业占比分别达到58.2%和66.6%。

      从数据看,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增长格局已经形成。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支撑经济的“半壁江山”。具体来看,新兴服务业成为发展新引擎,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邮政业持续快速增长。

      同时,科技服务业发展较快。以广东为例,一季度,高技术服务业增长7%,与之相关行业发展较快,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营业收入43.6亿元,增长18.6%;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17.1亿元,增长34.9%。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同比下降,但高技术产业与新兴行业增长较快,成为支撑工业生产增长的重要力量。4月份,在传统行业需求不足、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体现转型升级特征的产业增长较快,其中,高技术产业生产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在细分行业中,通信设备、电子器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通用零部件、合成纤维、合成材料、化学药品原料药等制造行业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都体现了结构调整正在加快推进。”张立群说。

      互联网+引领升级:网上零售额增41%

      数据五:一季度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4.5%,越来越多的实体商贸流通企业纷纷“触网”拓展营销,一季度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

      受电子商务的带动,老百姓网购日趋普遍,物流快递飞速成长。“与互联网相联系的增长点,是下一步转型的关键。”张立群表示。

      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平台性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加快发展,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生产方式加快普及,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正逢其时。

      由此可见,当前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积极因素和新动力正在积聚,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经济发展在多方面、多领域呈现的新亮点。专家指出,当前,既要看到下行压力,又要看到部分增长指标回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一方面,要保持定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预调微调,稳定预期;另一方面要充分激活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