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区”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09.10.2014  09:36

  自201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两区”的安排部署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全省“两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两区”正在成为带动全省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重要引擎。

   框架形成典型涌现

  “我省‘两区’建设起步良好,目前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严格按照“三规合一”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全省176个“两区”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已有41个“两区”成立了专门运营管理机构,理顺“两区”与所在行政区域的关系;省财政专项安排7.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两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目前“两区”建成区面积达104.9平方公里,道路、供水管道分别达19104.9公里、5965.8公里。

  各地积极破解制约“两区”建设的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产业集聚,培育了亮点特色,提升了服务功能。在工作推进方面,鹤壁等市实行项目联审联批和“一站式”服务,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快了建设进度,提升了发展质量。在要素保障方面,三门峡市商务中心区在区域内实行“封闭运行、自求平衡”的运作模式,实现社会融资17.5亿元,有力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方面,郑东新区加快建设以金融集聚区、总部基地为特征的国际化商务中心区,已吸引129家金融机构入驻,27家世界500强和34家国内500强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经济活动,区内面积仅3平方公里的CBD,税收“亿元楼”达17幢。

   发展障碍亟须扫除

  近年来,我省“两区”蓬勃发展,成为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中的亮点。但要持续推动“两区”建设出形象、成规模、见成效,仍有一些“绊脚石”需要扫除。日前召开的全省“两区”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省“两区”仍处在建设发展初期,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定位还不够清晰,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亟待破解。

  发展定位还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对“两区”的科学内涵理解不透,功能定位把握不准,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布局上缺少主攻方向和具体抓手,造成主导产业不明确、特色产业不突出、发展成效不明显。

  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突出表现为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全省还有3/4的“两区”没有明确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同时,“两区”建设的工作推进机制、要素保障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方面,一些地方用地比较粗放,“两区”的项目和企业布局不尽合理,个别项目占地过大,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偏低。

   把握关键提升层次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下一步“两区”建设的努力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全面理解、正确把握“集聚”、“特色”、“服务”、“融合”四个关键词,开创“两区”建设新局面。

  “集聚”就是要通过商务、商贸等同类和相关企业的集中布局,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和辐射效应。

  “特色”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原则,着力培育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从而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动态竞争优势。

  “服务”是指加快“两区”建设,必须更加突出其经济服务功能,促进城市形态布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从而既适应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

  “融合”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城融合,另一方面是产业融合。要加强“两区”与产业集聚区和各类专业园区对接,推动“两区”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工业、农业提供服务,注重通过社会化方式吸引各类企业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入驻“两区”,促进“两区”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记者 王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