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中原经济的脊梁
开栏的话
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大型企业是一个经济体存在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和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植根中原沃土的企业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透过数据看中原力量发展变化,深入行业听企业掌门如何革故鼎新。即日起,本报特推出“豫企力量·扛鼎中原”系列报道,借此展示大型龙头企业在服务“三区”建设,加快“两区”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走进全省重点企业,探寻其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中曲折向上的历程和鲜为人知的故事。③11
□本报记者鲍铁英宋敏
11月28日,宇通客车在郑州正式发布纯电动客车整体解决方案,为行业树起“硬标准”。同日,中商情报网发布信息,今年前10个月宇通大型客车整车销售18768台,占全国市场的44.2%。
百舸争流,奋进者先。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许继、一拖、安钢、森源、双汇、宛西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整合全球资源、深化改革创新等,在逆境中实现了新发展,在困境中实现了新突破,成为扛鼎河南经济的中流砥柱。
这正如省委书记郭庚茂所说,一个地方的发展除了需要基础工业以外,还需要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在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进程中,大企业大集团起到了“千斤顶”的作用,是地方经济的脊梁。
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为全省工业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积累了新的动能
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经
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我省工业生产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1至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11.1%,较前9个月和前8个月分别提高0.1和0.3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置分别前移1个和2个位次。
“数据向好的背后,得益于全省持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加强集聚区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实施,在这中间,全省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无疑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省工信厅厅长王照平说,全省高成长性产业对工业增长带动作用逐步增强,高技术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这两个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和18.8%,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3%和10.8%,拉动工业增长5.4和1.2个百分点。
大企业大集团抱团崛起,群力扛鼎,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在洛阳,中航光电准确把握智能电网改造以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等有利机遇,大力推广光传输器件、线缆组件、重载连接器等产品,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超额完成任务目标;
在新乡,心连心以“中国高效肥”为定位,加快新型肥料的产品创新、技术升级,目
前已形成年产尿素260万吨、复合肥165万吨、甲醇30万吨的生产规模;
在南阳,宛西制药发展药品与食品两大健康产业板块,逐步发展成为集工业、农业、商业、科技、医疗、养生等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链。
省长谢伏瞻指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大型龙头企业对河南的发展功不可没。各地要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形成集群和链条,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大企业大集团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12月5日,天气晴好。从焦作多氟多科技大厦楼顶放眼望去,一片好似蓝色海洋的光伏发电板映入眼帘。由氟化工进军光伏产业,探索新能源发展新路径,多氟多通过拓宽、延伸氟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让企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根据多氟多提出的“制能、储能、节能”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依托该公司启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LED节能产品、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焦作市政府将多氟多新能源产业园规划为该市十大产业园之一,借力聚力,聚合发展。
大企业大集团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依托扶沟宝昌、西华凯鸿、商水强鸿、鹿邑祥龙、淮阳亚泰等鞋业龙头企业,周口总投资60亿元的中原鞋都项目成功签约,为打造“中部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州格力空调产业园、海尔工业园、金马凯旋家居CBD综合体等园区的大投入、大发展,对将郑州建成国家重要的家居产业高端制造、展示及物流基地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新飞、金龙、科龙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崛起和进驻,促进了新乡制冷电器、智能小家电产业集聚发展。
工业大型企业集团壮大能为产业集聚提供有力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在产业集聚区中,一个大企业配套带动3至10家相关中小企业。
以打造电子产业集聚区的航空港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为例,自2010年富士康入驻港区以来,目前,已有酷派、天宇、中兴等20家企业签约入驻实验区,并先后引进深圳海派、鸿富锦精密电子等一批与之相关联相配套的电子产业中小企业,集合了代工商、配件商、模具商、电池商、面板商等智能终端产业链各重要环节;而富士康研发中心、手机高端显示屏、航空物流园等项目的筹建,也将为苹果手机上下游产业链条提供有力的配套支撑。
据统计,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共有7886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39.0%。前三季度,产业集聚区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49.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拉动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全省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说。
“引进来”和“走出去”,折射出大企业大集团前进的方向,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借鉴意义
“没有国际化,就没有企业的拓展空间。”12月3日,在中信重工那座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办公楼上,董事长任沁新信心满满地表示,国际化始终是中信重工创新发展模式、谋求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在这一方面,我们比同行先走了一步”。
着眼全球化战略布局,中信重工将国际市场定位于欧美、澳洲、俄罗斯等高端市场和新兴市场,组建了中信重工南非公司、巴西公司和印度办事处等,形成了全球化营销与服务网络。“目前,中信重工国际化之路已走过十年,国际市场订单份额已经过半,国际化为中信重工带来了国际理念、国际标准、国际市场,民族自主知识品牌成为公司的名片。”任沁新说。
作为引领中国农机行业升级换代的最新技术平台,一拖生产的“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目前已批量进入市场。这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标志着东方红拖拉机产品技术水平已经实现与国际主流技术同步,终结了国际大型农机制造企业垄断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的历史,使国外同类产品降价幅度达30%以上。
随着我省对外开放的扩大深入,“走出去”的河南企业连年增多,截至目前,全省境外投资企业近700家,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上市企业超过40家;今年1至10月,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达30.8亿美元,增长5.6%。另一方面,前10月,全省新批外资企业263家,实际到位省外资金6029.6亿元,增长17.1%,“引进来”力度加大、成效显现。
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介绍,我省企业到境外投资呈现出两大特点:优势产能在国外风生水起,永通特钢、中铁十五局在东南亚的项目均为当地重点项目;海外并购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为主向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展开,双汇集团并购案尤其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收购的大手笔。
“实际上,不论是能源、食品还是机械制造领域,从这些龙头企业的身上,更多折射出我省大企业大集团前进的方向,对我省企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