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文化张力的法国样本

01.06.2015  12:37

每年5月,世界会不约而同地把聚光灯打向法国南部海滨小城戛纳,戛纳电影节在这里如期举行。电影节期间,有20多万业内人士、记者和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这里不仅大师力作云集、明星阵容庞大、电影市场生意兴隆,会展、旅游、酒店、餐饮等周边行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戛纳这座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人口仅7.4万的小城,70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而目前的城市知名度仅次于法国首都巴黎,是电影节成就了它今日的辉煌。长久以来,戛纳市政府精心培育电影节,始终围绕电影节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推进城市化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戛纳电影节业已成为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戛纳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政府大力扶持

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长期以来,法国各级政府一直对戛纳电影节给予大力扶持和资助,特别是戛纳市政府,始终遵循围绕电影节建设城市的理念,制定城市规划。1949年建成了电影宫,1979年增建了卢米埃尔宫,之后又开辟了拥有30多个展厅、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电影交易市场,为国际电影节提供了设备齐全、空间宽敞的良好基础设施。如今在戛纳,与电影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据了解,戛纳电影节每年的运营资金约为2000万欧元,其中一半由法国文化部、当地大区政府和戛纳市政府财政拨款负担,另一半来自企业赞助。例如,2012年的电影节,文化部国家电影中心资助300万欧元,戛纳市政府拨款210万欧元,戛纳所属的省政府和大区议会各提供200万欧元。另外,每届电影节都会有一位法国部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在电影节50岁盛典上,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亲临戛纳致贺,足以看出政府对戛纳电影节的重视程度。

牵手知名企业获得品牌双赢

举办电影节的另一半资金来自企业赞助,主要是通过企业加入电影节合作伙伴的形式实现。在众多的合作伙伴中,与电影节签有长期合作协议的知名企业达20多家,包括法航、兴业银行、萧邦钟表及珠宝集团、雷诺公司、法国电信、香奈儿、欧莱雅集团等。其中欧莱雅的高级化妆师专门为明星提供造型服务,并为电影节开、闭幕式晚宴买单;雷诺为电影节提供250多辆专用轿车,其中100辆专供红毯使用;著名珠宝品牌萧邦每年为电影节提供包括24K金的金棕榈奖杯在内的各奖项奖杯的制作费用;电影节最大的合作伙伴Canal Plus电视台15年来一直独家转播电影节的开幕式和颁奖典礼,为此每年向电影节举办方支付至少600万欧元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戛纳电影节是宣传其产品的绝佳机会。

实际上,只要交纳一定的赞助费,成为电影节合作伙伴,任何一个品牌都能在这里展示。在电影节前后,电影宫附近的豪华酒店的套房均会被各大时尚品牌公司租用一空,它们大多会把租来的套房开辟成临时商品展厅,或直接出售奢侈品,或为明星提供租借珠宝首饰等服务。

让世界瞩目“法国烙印

一个电影节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其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电影节所尊崇和倡导的艺术价值能否使人们产生强烈共鸣。长期关注戛纳电影节的选片和评奖结果的人们不难发现,受戛纳青睐的影片似乎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作品通常不追求大制作,故事情节简单,运用极简主义的手法描写底层人物的生活,触动人的内心世界,引发观众深刻反思。这与追求高额预算、使用大牌明星、运用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讲述引人入胜的剧情的好莱坞电影形成极大反差。

实际上,这是法国一贯追求的作者电影或艺术电影的价值取向,戛纳电影节也因此被打上了明显的“法国烙印”。以今年的电影节为例,在入围的65部长片中,以导演的国籍而论,有16部为法国片,占1/4,这还不包括由法国投资或出品的影片。在19部入围“竞赛单元”角逐金棕榈奖的影片名单中,有5部为法国导演执导的影片,5部为法国参与的合拍片。在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的19部影片中,法国导演执导的影片有2部,法国参与的合拍片11部,这种局面在戛纳电影节可谓前所未有。

事实上,参加电影节的许多影片都显示出法国参与拍摄的成分,影片结尾字幕常常注有法国电视台、法国外交部、法国文化院、法国国家电影中心等部门资助的字样。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法国与38个国家合作,完成了116部合拍片。法国国家电影中心在电影节期间发给外国制片商的一本小册子中写道:“法国为能参与如此多个国家电影的拍摄而感到自豪,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长期以来,崇尚电影艺术多元化的法国电影人常常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美国电影,始终坚守和保护自己电影艺术的独立风格,为艺术电影和新人新作提供呵护。这种文化诉求隐约折射出法国对抗美国电影文化冲击的战略意图,旨在借助这个国际化平台向世界展示一套另类的电影艺术评价标准,以期引领电影艺术的价值取向,向世界输出法国价值,借此构建和提升法国文化软实力。

电影节拉升产业张力

戛纳电影节除电影展映和评选之外,另一个重头戏则是大型电影交易市场,这对世界各地的电影展商极具吸引力。戛纳电影市场创办于1959年,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市场面积达1.3万平方米,拥有34个展厅,加上2000年建成的国际村,其交易规模之大、服务功能之完备在全球可谓首屈一指,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生意场”。每年,600多个展位被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万个参展商租用(每个参展单位的租金在4500欧元至6500欧元之间),展商来自电影创作、制作、发行、经纪、营销、宣传等电影产业链的诸多领域。虽然市场内的展台租金昂贵——每个展位每天约300欧元,但是仍有不少片商不惜重金,前来参展。据统计,每年有多达4000部电影在这里进行交易,涉及剧本创作、电影拍摄、后期制作、影片发行、版权交易、项目签约,每年的市场营业额达10亿美元。

戛纳电影节在提升法国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增强了戛纳的城市竞争力。戛纳电影节举办近70年来,促进了包括旅游、酒店、餐饮、会展、传媒、赌博在内的电影衍生行业的快速发展。据戛纳市政府介绍,每年戛纳电影节吸引的外来人口高达20万之多,是戛纳当地人口的3倍。人口增加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就业和服务机会:电影节期间,戛纳需要增加3000多个就业岗位;旅游业实现了全年营业额的15%。

戛纳电影节还极大地刺激了媒体经济。各大企业的广告投放预算总额可达4000万欧元;每届电影节注册记者人数达4000多人,电视制作团体达300个。在电影节举办的短短两周内,电影节所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达2亿欧元,间接经济价值达7.8亿欧元。

除了电影节之外,戛纳每年举办国际电视节、国际唱片展、国际游艇等300多个展会,诸多文化活动为戛纳带来绿色GDP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例如,2011年G20首脑峰会选择在戛纳举行,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戛纳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