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企业活跃度指数全国第四位 权力“瘦身”活力迸发

29.11.2016  10:34

  “评职称我们学校有了自主权,这样就省事多了。”11月28日,正准备申报职称的郑州大学青年教师张女士感慨地说。下放高校自主评审权,逐步推行“以聘代评”是下一步我省高校教师系列职称改革的重点,也是我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体现。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落实中央部署,我省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促进各类主体加速活跃,“放管服”改革亮点不断。

   政府权力“瘦身”释放市场活力

  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的效果逐渐显现。据统计,从2013年到现在,我省共减少省级行政审批事项255项,精简52.6%,实现了政府权力“大瘦身”,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市、县行政审批项目普遍减少40%以上,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保留数量在全国属于较少的省份之一。

  投资审批改革深入推进。我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顺利运行,项目备案权全部下放到县级投资主管部门和经济功能区,是全国项目备案权下放最彻底、备案机关最多的省份。

  强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全面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降低准入门槛。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户数413.3万元,居全国第六位,企业总户数首次突破100万;降税清费成效明显,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取消、停征、免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65项,每年减轻企业负担约47亿元;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预计可为企业减税超过240亿元。

  “”的制度不断健全。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公布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全省“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面推开,目前正在逐步构建全省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

  “”的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正在全省积极推进,四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省本级和18个省辖市、6个省直管县(市)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

  “放管服”的一系列改革有效促进了我省政府职能转变,改善了营商环境,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据统计,今年我省企业活跃度指数为71.02,创业活力指数为16.12%,企业活跃度指数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国第七位上升为今年全国第四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解决关键问题简政还将深入

  我省“放管服”改革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等问题。如何破解改革中的堵点、痛点和盲点,推进“放管服”向纵深发展?

  对此,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仍要持续简政放权。国务院近期将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我省将积极落实,并对省政府部门应放而未放的权力再做梳理,加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力度。进一步缩减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扩大企业自主权。职业资格改革将进一步清理各类行业准入证和职业资格证,不合理的将被整合或取消。

  同时,我省还将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继续精简审批事项,探索实现“多证合一”。在降税清费方面,将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也将合理扩大。未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经费使用、成果处置、职称评审、选人用人、设备采购、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255项

  从2013年到现在,我省共减少省级行政审批事项255项,精简52.6%,实现了政府权力“大瘦身”。

   40%以上

  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市、县行政审批项目普遍减少40%以上,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保留数量在全国属于较少的省份之一。 (记者 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