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九成药品无儿童剂型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30%~40%。一名儿科医生则提醒家长,儿童用药首先要求的就是安全性,因此平常给儿童用药,应尽量遵医嘱服用,家庭常备儿童药品也应与医生充分沟通能。
儿童用药安全,正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约是成人的两倍。
儿童用药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国家食药监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适宜儿童的剂型,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滴剂、气雾剂等,所占的药品品种数都很有限。
很多药品说明书及有关文献,都缺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资料。一些药品说明书中仅有“小儿慎用或酌减”、“谨遵医嘱”等描述,并未标注明确的儿童适应症和用法用量。有学者对某儿童医院正在使用的550份药品的说明书进行分析,发现标注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国内和涉外药品均只有48%,标注有儿童注意事项的国内药品仅有39%,涉外药品仅32%。
长期以来,儿童在接受治疗和使用药物时,常被当做“缩小版的成人”。很多患儿家长表示,自己曾给孩子服用过减少分量的成人药。
这样的做法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分剂量用药可能造成药品用量准确性下降,有人曾对手工分劈药品的准确性进行检测,结果有半数以上偏离目标用量的10%。其次,如果不按规格用药,药物因拆分会使其稳定性下降。分剂量用药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我国还存在儿童用药处方不规范、滥用抗菌药物等严重问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为30%~40%。
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的认知不足,是造成儿童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家长缺乏对药品的安全储存意识。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与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发布的儿童药物中毒专题报告显示,70%的家长想起来才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家里的药品。有些家长把成人药给小孩用或者擅自加剂量。42%的家长在给孩子吃两种以上的药时,不太关注药物的有效成分。
我国儿科医师人才缺乏,也导致了儿童用药问题越发严重。据中国医师协会资料,儿童占中国全部人口的20%,但中国目前仅有68所儿童专科医院以及25.8万张病床。若按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师。
近年来,医药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不断加大对儿童药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但研发速度仍赶不上儿童的用药需求。国家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董江萍指出,我国目前儿童用药研发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临床试验基础。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政策规定,新药不首先在孕产妇以及婴幼儿身上做临床试验。加上知情同意难、试验者招募难等原因,儿童药物试验难以开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于2014年5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这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首个综合性指导文件。意见从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等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体要求。
某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家应在药品研发的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提高药企研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儿童用药再评价系统,利用现有药物资源,通过安全性、有效性、服用剂量等评价,使更多的上市药品合理应用于儿童,满足临床需求。
一名儿科医生则提醒家长,儿童用药首先要求的就是安全性,因此平常给儿童用药,应尽量遵医嘱。家庭常备儿童药品也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弄清楚所备药物的作用、功能,尽可能给儿童选择儿童专用剂型药物。
相关链接:儿童用药需要注意什么?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各组织器官和身体机能都在生长发育中,对药物的吸收、代谢,以及不良反应和器官损害,与成人有差异。将成人药根据体重酌减给儿童使用,缺乏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例如,儿童的肾血流量仅为成人的20%~40%,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都不完全,药物的肾清除能力不足,因此,儿童抗菌药剂量宜小,给药间隔宜适当延长。此外,各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内脏功能等差别也很大,用药存在差异。
儿童用药的剂型选择也很重要。比如,婴幼儿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难以服用片剂,最好用滴剂、喷剂、粉剂等;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灌流程度及表皮水化能力大,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经皮吸收比例更强。因此,根据儿童所处生长发育阶段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和剂量至关重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和营养处处长谢若博指出,若及时使用适合患儿年龄、身体状况和体重的药物,许多疾病都可以治疗。谢若博表示,理想的儿童药物需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生理条件、体重,以灵活的固体口服剂型为好,既可以整颗服用,也可以溶解于不同的液体中,或作为撒剂撒在食物中。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药厂在用药舒适性问题上也缺乏考虑。儿童对苦味的耐受力不如成人。由于味道不好,患儿吃下去容易呕吐,造成误吸。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吃药,尝试把药加到果汁、牛奶中,可味道依然很糟,更难以下咽。但在国外,儿童用药有苹果味、橘子味等,口感好,容易让儿童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