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黄河岸边救出30多人 成为救人专业户
黄河岸边“救人专业户”王西广:
只要身体允许
就会毫不犹豫下水救人
每天到黄河边巡逻,救出30多人,自家小卖部成报警点
穿上救生衣,王西广又要出门巡逻了
只要身体允许
就会毫不犹豫下水救人
■核心提示
今年5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军区政治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部署启动了第五届河南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各地广大群众踊跃提名候选人,一大批品德高尚、事迹突出的先进人物被推选出来。我市推荐的两位好人王西广和谷殿明分别入选为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候选人和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11月17日,郑州晚报记者分别走进这两位候选人的家中,听听他们的故事,聊聊好人的喜与忧。今天为您讲述的是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候选人王西广几十年如一日在黄河里救人的故事:
在黄河岸边,有这样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平时它是小卖部,为游人提供饮料和食品,危急时它又成了报警点,帮遇险者脱难。这间简易房,从中间隔开,一边是小卖部柜台,另一边摆放床和生活用品。这就是曾挽救过30余人性命的荥阳市王村镇司村村民王西广的家,而家里最为显眼的当属床头桌子上摆放的多个荣誉:2013年度“感动荥阳”十大人物、 第三届郑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入围2015年3月份“中国好人榜”…… 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文/图
12岁时落水被救萌发“感恩心”
王西广救人原委,要从12岁时他的一次意外落水说起,那场惊心动魄的经历现在还让他后怕,但也让他萌发了“感恩之心”。
那年,王西广一家四口到黄河北岸走亲戚,返回南岸下船时,船突然翻了,一家人全部落水。此时,同村村民房西来闻讯赶来,把王西广一家人全部救了出来。从此之后,王西广暗下决心,要好好练习水性,将来某天也能救别人于危险之时。
第一次救人是在1983年,那年他18岁。有一天,王西广正在岸边放羊,突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他赶紧跑过去,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水里挣扎,王西广二话不说,立马跳下水把人救了上来。从此之后,王西广水中救人的故事就再也停不下来。32年间,在黄河岸边,王西广不图任何回报,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跳入激流险滩之中,救出30多人,乡亲们热情称赞,还被称为“救人专业户”。
妻子眼中的“傻子”:他见不得有人需要帮忙
每一位被救的人都有一段故事,但王西广说自己大多都记不清了,“有人遇到困难,要是咱见了,肯定得帮啊, 这是我该做的。”
在妻子韦建霞眼中,王西广有时有点“傻”,而这个“傻”,也正是当初嫁给他的原因。一起生活几十年,只要一听到有人需要帮忙,王西广二话不说就跑去了。
记得2011年8月的一天,天气十分炎热。两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黄河边嬉闹玩耍时不小心落入水中,王西广闻讯后穿着衣服跳入河中,先是奋力拉出了离河岸较近的少年,露出头喘了口气,又向另外一个孩子游去,最终把孩子安全救了上来。
还有一次,也是老王救人最凶险的一次,每每想起,妻子韦建霞就觉得后怕。2011年6月20日下午3点,温县赵堡镇东平滩村的几位村民到河里捞鱼,晚上8点准备返回时,却见水位上涨,且水流湍急,已经无法回去。当时荥阳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事发地,由于紧急形势,只能用冲锋舟救人。经打听,他们找到了水性比较好且会开冲锋舟的王西广。在黄河岸边长大的都知道,黄河渡船,自古以来,就有“夜不行船,雨天不行船,风大不行船”三条船规。但王西广听说后,立马驾着冲锋舟赶去救人。凭着对河道比较熟悉,小心翼翼地避开一些险滩和漩涡。晚上10点半时,被困人员终于被救上岸。
儿子也加入了黄河义务救援队
今年已经50岁的王西广,和妻子在黄河边住了也有七八年时间。家里墙上挂着他的救人工具:救生衣、救命索、救命绳等。说起救命索,王西广说他也不记得用它拉起多少人了。这条绳索长10多米,系着特制的铁钩,关键时刻可以把铁钩扔进水里,帮助落水者迅速上岸。提到救人方法,王西广有自己的总结:“救人首先自己要有好的水性,还要有救人工具,另外一点需谨记,救人时千万不能面对面。”
一年365天,王西广有个从未停止的“工作”:穿上救生衣,拿起救人工具,到黄河边上巡逻一番。“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了。”妻子韦建霞说,每年夏天,黄河边游客会比较多,王西广巡逻的次数会更勤,看到游客离河太近或有下水的就赶紧劝阻。为此,王西广还专门自制了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黄河水深危险,游客远离河边,珍爱自己生命,请勿下水游泳。并附上自己的电话。现如今,在王西广的带领下,由村里12位水性较好的村民自发组成的司村黄河义务救援队已经成立,而其中1个队员就是王西广的儿子。
说到救人,王西广憨厚地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毫不犹豫下水救人。”他和妻子开的小卖部,除了卖些饮料和食品,已被群众当成黄河岸边的报警点,只要发现危急状况,大家第一时间总会来这里找他。
(郑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