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平民艺术踏上精品之路

30.03.2015  13:08

如今,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传媒手段成为微型小说繁荣的重要依托,微型小说面临新的机遇。在克服格式化、同质化等问题,朝着“精品化”发展的过程中,微型小说亦面临挑战。

微型小说,也被称作小小说、微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这众多“番号”说明其生命力之旺盛,可也不免让人略窥其在文学界被忽视,以至于命名都无法统一的尴尬。这尴尬或许正在改变之中。在日前《小说选刊》举办的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和微型小说作家代表认为,全民阅读时代,微型小说或将面临继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的第三次机遇。

当然,是机遇,也是挑战。

群星灿烂的读写景观

一提起小说,人们会想到长中短篇的分类,各主流文学奖项也多以此为分类依据,微型小说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但实际上,“与曾被忽视而又蓬勃成长的网络文学类似,微型小说的写作和阅读也构成了一种群星灿烂的读写景观,这是很民间性的。”《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说。

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微型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小说月刊》《羊城晚报》《微篇文学》等报刊,已成为微型小说的重要阵地,销量都不错;《小说选刊》亦在近年开设了“微小说”栏目,大受欢迎,今年还进行扩版;微型小说的作者来自不同领域、从事不同行业,已有120多名微型小说作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市作协会员更是成千上万。“小小说是平民的艺术。它是大多数人都能参与阅读、参与创作的艺术形式,极具亲和力,让文学回归到民间。”杨晓敏说。

参加此次论坛的微型小说作者李伶伶,正是这样一位“平民”代表。坐在轮椅上的她由父亲陪同从辽宁赶来,她关于文学创作坚强心灵、改变生活的肺腑之言,感动了在场的人。从以方行、孙方友、王奎山、申平等资深作家,到刘建超、蔡楠、滕刚等中兴力量,直至周波、夏阳、符浩勇、田洪波等崭露头角的新锐,都是成千上万微型小说作者的代表。

新媒体微阅读的崛起

2014年,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举办,参赛者众。此前,已连续举办四届的新浪微小说大赛亦影响广泛。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传媒手段成为微型小说繁荣的重要依托。与动辄百万字的网络小说相反,微型小说代表了另外一个向度:越来越短的微阅读。与此同时,近年来以微型小说为基点,在动漫、微电影、小品制作等方面也快速形成了市场化的产业链。“在‘开机化生存’的今天,微阅读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长点既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既是文学的,也是社会学的。”《小说选刊》副主编、评论家王干说。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小说选刊》主编也是此次论坛的发起人其其格认为,微型小说面临第三次机遇。“第一次机遇是20世纪50年代,契合了当时提倡工农兵写作的氛围;第二次机遇是新时期,微型小说与新时期文艺一起复苏;第三次,就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今天,如何打通专业作者与民间写手、纸媒资源与线上传播,是机遇,亦是挑战。

大众化路途上的精品化发展

第五辑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设有微型小说卷,集中了1976年到2000年的优秀微型小说,这可看作文学界对微型小说的认可。不过,如何建设微型小说理论评论体系,将其纳入中国文学传统,尚需长期努力。“小小说是平民的艺术,现在,它平民的表现非常充分,但艺术的身份没有得到充分认可,这个应该是文学圈的责任。”评论家贺绍俊表示了自责。杨晓敏也忧心忡忡:“微型小说文体长期缺乏国家级奖励,使创作者产生了焦虑和失望情绪,易造成创作队伍流失。

其实,早在2010年3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出台的新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中,就首次将小小说文体以文集的形式,纳入文学奖短篇评奖的序列。不过,直到今天,还没有小小说作品享此殊荣。这似乎意味着,在微型小说大众化现状可喜的同时,其“精品化”路途漫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认为,这个领域尚缺乏代表性人物、经典性作品、符号性现象。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也认为微型小说领域存在格式化、同质化问题:“微型小说如何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从创作形式、故事结构、主题取向、艺术表达,包括读者阅读、传播渠道等向度,都可以进行探讨。

此次论坛所发布的宣言,正代表了对微型小说未来的期望。宣言呼吁促进微型小说加入中国文学发展格局,增进微型小说与中短篇小说的平等对话,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载体传递正能量。“各个文体是平等的,有大小之别,没有高低之分,主要看它内在审美含量的密度和张力。微型小说弹性、灵活,最符合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越是新潮奋涌,万类竞生,微型小说就越能够激发活力。只要拥抱时代,贴近人民大众的心,小小说就必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评论家雷达对微型小说的文体前景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