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城镇化如何让人记住“乡愁”
【“中国稳健行”专家系列谈三】
作者:盘古智库理事长、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 易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但同时也面临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究“生态文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我认为,想要让城镇化建设真正体现出“生态文明”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业成为一种职业。当前,农村人进城难,城里人想去农村也难。很多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在城市并没有归属感,我们要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否则就会成为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正是这种风险倒逼城镇化,让资本进入农村、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业的规模化水平。通过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以人为主的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要素流动自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而也有利于美丽新农村的建设。
第二,要合理确定城市边界,不能“摊大饼”发展,要给生态留出更多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学会多留白。城市要精而美,走集约化的城镇化道路。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同时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充分发挥自然以及人工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水调节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其实,每个城市都有生命,他们都有自己的边界,边界外面是绿地、林地、耕地,这就是生态带、绿化带,在之外又一个卫星城,亦或是一个或大或小的城市,这种才是生态型的城市群。
第三,“乡愁”一词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挖掘、保护和发扬这些宝贵的财富,突出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传承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例如,贵州黔西南的城镇化建设很迫切,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黔西南是以布依族为主体的自治州。这样就要遵循少数民族众多这一实情,让少数民族美丽的舞蹈、动人的音乐、迷人的风俗和奇特的民居、含有寓意的服饰等等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元素不因城镇化的建设而弱化甚至消亡。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留住乡土文化,让历史和文化来做城镇化建设的支撑,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有效避免千城一面,记得住属于自己的“乡愁”。
第四,要有合理的人口布局。在要素充分流动之后,就要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更多地实行退耕还林,按照规模经济的特点构架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合理承载人口从而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也减少了大城市病的发生,从而在这两者中间找到均衡点。要根据城市的人口状况与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布局产业,实现产业与城市群的合理布局。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导,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五,我们虽然要推进城镇化,但是不能过于急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切忌单纯追求城镇化率的提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强调,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自然”的奥秘就藏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这一原则之中,让“无形的手”充分施展,让“有形的手”更有效率,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双剑合璧,并以加速度变量的方式创造出城镇化的乘数效应。事实上,再精密的计算机很多时候也难以比市场更精确和理性,市场自会评估风险,计算投资回报率。城镇化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我们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顺其自然、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发展过程。这轮新型城镇化势必要打破拔苗助长的城镇化方式,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镇化之路。
相信通过以上几点的努力,我们可以做到“天人合一”,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