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蹄疾步稳向未来

06.12.2016  16:37

  中国一拖的“东方红”轮式拖拉机已成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本报资料图片)

  “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成长性制造业蓬勃发展。图为“机器人家族”齐聚洛阳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本报资料图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河南制造”的身影正不断闪现:

  中信重工、宇通客车频频发力世界市场,中铁装备盾构机走出国门大秀中国造,科隆蒸发器和冷凝器全球市场份额领先,中原内配等一大批国内行业排头兵涌现,亮点不断……

  支撑亮点的是这些数据:“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2015年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5%,比2010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各类经济体竞相培育新动能的背景下,能否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对河南至关重要。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四个大省”建设中,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当之无愧地占据首位。审时度势,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业新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谋大局,有担当,一场波澜壮阔的制造业变革正在中原大地展开。

  向强省迈进:河南制造谋转型

  强大的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要找安阳锻压的国际贸易部部长朱永广可不容易,一年中他有3到4个月的时间都在国外。安阳锻压的产品不仅使我国模锻行业的自动化生产变成现实,还远销德、英、美等66个国家和地区,使公司成为世界数控锤主要制造商之一,其地位紧逼世界锻锤行业标杆德国lasco公司。

  一言以蔽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强国之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不断突破,正深刻改变着制造业。

  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大国的兴衰。放眼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擂声隆隆鼓声渐急: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着力打造工业4.0,中国则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再看国内,在努力延展制造业价值链上,各省区市的脚步从未停止。先进制造业成为东部沿海各地重点布局的内容之一;中西部省份也不甘落后,成都力争到2020年成为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武汉要大力加强国家三大新基地建设……

  千帆竞发,万舸争流。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要建什么?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如此定位:做大总量调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这预示着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河南需要走得更快更好。

  新常态下,我省制造业正处于转型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2015年,河南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但工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与全国相比,我省作为能源原材料大省,供需错配更为突出、存量调整更为痛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要实现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指出,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是实现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的客观要求。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认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未来主要依靠工业和制造业”。

  历史证明,制造业始终是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繁荣并走向强盛的基础。唯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河南制造新优势,才能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强大支撑。

  建设经济强省,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出彩需要统筹推进“四化”协同发展,核心也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更细致深入的理解是,制造业是创新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而先进制造业壮大的同时也将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性制造业的繁荣。显而易见,先进制造业将成为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

  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求突破

  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新动力从何而来?

  前不久在郑州考察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对郑州汉威电子有限公司的物联网印象深刻:一个小小的气体传感器,通过物联网平台拓展了上中下游生产链条。“这个制造模式可以大力复制推广。

  不止汉威电子,河南大信个性化全屋定制家具,许继集团、宇通客车等9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我省制造业还有许多这样的企业,创新+两化融合,蕴藏无限发展潜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工业主导发展战略,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我省网络建设迅猛发展。河南已是全国七大互联网信源集聚地;郑州正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数据枢纽中心;4G网络实现全省100%行政村全覆盖。

  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互联网发展条件,让我省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成为可能,从而也为建设制造业强省明晰了路线:创新是动力,两化融合是路径,突破口是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从宏观背景来看,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选择。智能制造是技术、生产过程的转变,意味着整个管理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将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要素,大力促进结构调整,也是新动能的重要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说。

  从微观发展分析,建设制造业强省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开花,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河南重点和特色。

  “在智能制造领域,河南要主推有希望成为全国前三的细分行业,包括输变电装备、农业装备、盾构机、中高档客车,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说。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从何入手?河南省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今后三年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五大主导产业。《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则确定了未来10年我省制造业聚焦的四大领域12个重点产业。“这既有对产业现状、培育发展新的接续产业的综合考虑,也有提高区域制造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省工信委主任王照平说。

  细细梳理,重点优势领域主要包括智能终端及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冷链与休闲食品等三大产业,战略新兴领域聚焦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产业,民生消费领域将在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现代家居、品质轻纺3个产业发力,传统提升领域则在冶金新型材料、现代化工材料、新型绿色建材等3个传统优势产业寻求新生。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仔细探究重点领域的产业培育、提升和改造,显现的是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绸缪帷幄,也能探触出河南制造业全面提质的轨迹。既扬长又补短,河南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与信心可见一斑。

  系统发力:九大工程强“脊梁

  河南制造业正在华丽转身。

  河南森源电气引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上,机器人连续24小时不停歇工作;郑州科慧科技年产1000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行业……

  河南省机器人产业示范应用从无到有,培育出一批省内知名自主品牌机器人。预计今年我省机器人行业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0%左右。

  这只是我省制造业奋起直追的一个侧面。《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明确,未来围绕12个重点产业,我省将谋划实施九大重点工程。

  先进制造示范工程,集群引进和培育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技改提升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制造业金融扶持工程等9大工程,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方面的提升,由点到面,有技术创新,有品牌质量提升,既注意绿色环保可持续,又兼顾到人才培养和金融支持,环环相扣彼此相助,后劲十足。

  每一个工程都意味着是一个综合体系。以先进制造示范工程为例,我省采取“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即建立一个推进机制、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设立一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人才实训基地、开发一批标志性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每年滚动实施“百项千亿”重大示范项目,力争到2020年,研制并应用500个首台(套)重大装备,培育10个制造业示范基地。

  正在腾飞的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建设,在新形势下同样被赋予新的任务。苹果手机“河南造”,不仅带来了进出口增长,更吸引相关智能制造配套及同类产品落户河南,一部手机带动了一个智能制造片区的成长。郑州航空港区预计今年将产智能手机2亿部,约占全球供货量的七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未来几年,以郑州航空港为头雁,我省要充分发挥雁阵效应,以龙头带动、集群配套为抓手,引进更多智能终端生产和配套企业,尽快把液晶面板、智能穿戴等相关产业发展起来,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谋定而后动,行且坚毅。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领已定,建设路径清晰,未来10年我省制造业前景渐现。

  对标2025:稳步向前图跨越

  建设制造业强省不会一蹴而就。按照河南省蓝图规划,2020年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5年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大省,迈入全国制造强省行列。

  向先进制造业强省挺进,河南靠什么?

  是河南企业家们敢想敢做的勇气。从“纵横中国”到“全球共享”,宇通客车从卖汽车到现在卖“服务”,汤玉祥一直率领宇通客车在求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机会就在自己手里”。

  是传统企业敢于创新的信心。在中国一拖,研发阶段就用上了虚拟实景仿真系统,以大轮拖MES应用为引领的拖拉机智能工厂呼之欲出。在中信重工,他们提出了建设“智慧矿山”,变成全生产线的设计者和产品研制者。在宇通客车,则开创了业内首个无人驾驶大客车上路行驶。

  是河南作为制造业大省拥有的优势。2015年,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的56.3%,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0.4%,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130个、超千亿主导产业集群15个,一批传统农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集群实现了跨越发展。

  是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提供的金融支撑。规模3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支持高成长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发展专项、产业集群;首期规模100亿元的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初创期、成长期中小企业发展。涉企基金将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实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先进制造业,支持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全面升级。

  新常态下新趋势,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前景光明。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犹在。与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市场潜力大、要素成本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省载体平台、营商环境优势明显,对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这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乘势而上,集群引进高端产品和终端消费品企业,打造以终端高端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链。

  新的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五大国家战略力挺河南,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广阔平台;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助力我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陆续出台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同时开展降本增效、质量品牌等专项行动,有利于我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解困、焕发活力。

  风起云涌新变革,拥抱机遇闯未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且看河南蹄疾步稳,砥砺前行!(本报记者 肖建中 郭津 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