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买车不给合格证 折射当下经营困境
7月14日,本报曾对该4S店打印临时牌照一事进行了报道。
□记者陈骏李彬文吴国强摄影
【说法】行业潜规则涉嫌违法,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受访车主向记者反映,自己在提车时也曾对销售人员提出过“合格证缺失有啥风险”的疑问,而销售人员往往会以“不耽误挂牌时间,且可以暂用临牌替代不影响上路”进行解释。
那么事实是否如销售人员所言,合格证暂时“爽约”对消费者而言“无伤大雅”呢?
“这种行为本身就涉嫌违法。”洛阳致义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辉告诉记者,在4s店不能及时提供车辆合格证的情况下,将车卖给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等相关规定。刘辉还表示,如果销售人员故意隐瞒或编造车辆合格证的去向时,销售方还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涉嫌销售欺诈。
同时,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消费者“提车不拿证”最少面临着3重风险。
首先,公安机关明确规定,在车辆未登记入户时可凭临时号牌上路行驶,但临时号牌“最多只能打三次”,一旦临时号牌过期且消费者还未拿到合格证,此时如果消费者再开车上路,就会面临公安机关扣12分、罚款甚至拘留的处罚。
同时,很多购车者都忽略了车辆合格证对汽车保险的影响。记者昨日致电多内多家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证实了“如果车辆没有登记入户,盗抢险则不生效”的说法,记者查询多家保险公司的相关规定,在“机动车盗抢保险条款”的“责任免除”部分中,记者查到了“除另有约定外,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或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免责条款。一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在车辆没有合格证的情况下,车辆无法登记入户,此时一旦新买的车辆失窃或被抢,保险公司是不会理赔的。
“不能说这车一定会成‘摆设’,但这种风险是存在的。”一业内人士指出,因为车辆合格证是登记入户的必要凭证,因合格证缺失而导致“爱车变黑车”的风险,在消费者拿到合格证之前始终存在。
“为避免发生纠纷,最好能和经销商签订一份书面协议。”刘辉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购车付款之前,一定要问清必须由经销商提供的购车发票、车辆检测单和汽车合格证等文件资料的交付时间。一旦发现有拖欠资料的情况,消费者不能只听信经销商或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而应该要求经销商出具一份书面协议,内容可包括经销商承诺交付拖欠资料的时间,注明可能涉及的退款、赔偿等违约责任,以及在资料未交付前,新车发生意外的责任界定和赔偿标准等。
【探因】合格证屡屡“爽约”,折射4s店当下经营生态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拿到合格证的时间不应该超过3个工作日。要是合格证在手上,谁都不愿意去找这种麻烦。”郑州某日系合资品牌4s店多年的销售经理张明告诉记者,近两年,因汽车合格证缺失而造成的消费纠纷确实在增加,但作为4S店而言,我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拿不到合格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流动资金。”3个月前,刚从郑州一家美系合资品牌4S中辞职转行的良彦(化名)于7年前进军汽车销售行业,自称入行时赶上汽车销售行业“黄金时代”的他,目睹了4S店“由盛而衰”的过程。他告诉记者,消费者拿不到合格证,源于4S店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良彦坦言,自己之所以辞职换行,正是由于他感觉现在汽车销售行业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那时候,开4s店一年回本,两年就能见效益。”回忆生意的红火那几年,良彦告诉记者,那时卖一台十多万的车,4S店保守估计就能赚1万多元。“10万块钱的车,最多让个一千、两千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再送你个拖把、香水啥的那就是很大面子了。”良彦告诉记者,那几年“不用发愁的销路,高额的利润”让很多对这一行业不熟悉的人也盲目“扎了进来”,“一边是4s店疯狂开张,一边是整个经济形势发展放缓。现在,标价十来万的车,优惠张嘴就上万,不然根本没人买。”
“其实4s店有时候就是个倒霉蛋。”良彦告诉记者,作为汽车行业的下游销售商,4s店在与上游厂商“对话”根本没有话语权。“全额付款”、“好坏车型(畅销与否)进行搭售”、“各类销售任务”等来自厂商的销售策略让4S店的日子并不好过。良彦介绍说,每到下半年,一些4S店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拿到“返点”,就玩命进车“冲量”,以零利润甚至负利润进行“甩车销售”,但即便如此,有时可能也会造成大量“压库”。“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借贷利息等,每一项都是负担,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就是崩盘。”良彦说。
“两年前就开始‘售后’贴‘售前’,现在这条路也越走越难。”张明告诉记者,之前很多4s店依靠售后挣钱的生存之道,如今也越发艰难,他告诉记者,随着公安部门对各类驾驶员在行驶中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近年来事故车辆的维修正在减少,加之高铁的迅速发展,很多商务人士的出行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这样一来,车辆保养、损耗越来越少,售后的日子也越发艰难。“10家店能有9家赔,眼下的困难能不能度过,谁都说不清。”张明说。
【前景】汽车销售行业或出现集相关业务于一身的“汽车超市”
“可以预见的是,今、明两年一些4s店势必关门退出。”多位与汽车销售行业相关人士都向记者阐明了一个观点,汽车销售行业如今已步入“寒冬”,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行业内“洗牌”与大浪淘沙的过程。
“近两年倒闭的4S店其实都有些共性,第一本身规模较小,第二盲目涉足其他领域,进行资金拆借。”因在银行工作,又与汽车销售行业始终打着交道的徐强,对于一些4S店的倒闭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告诉记者,由于前些年汽车销售行业发展势头较好,且现金流较为稳定,还有大量库存汽车作为抵押实体风险可控,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认为这是优质的贷款客户愿意放款,甚至出现“过度融资”。一些经营者便把4S店作为一个融资平台,进而向钢铁、房地产甚至民间借贷等行业盲目扩张,不料近两年情况急转直下,造成崩盘。“前些年的过热发展让这个行业的门槛已经过低,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徐强说。
谈及4S店未来的发展,徐强认为将来在汽车销售行业,会出现类似于如今家装市场“宜家”、“红星美凯龙”等打破品牌局限,集汽车售前、售后等所有相关业务于一身的“汽车超市”出现。在他看来,这种“汽车超市”具有节省成本、改变销售商在与各自厂商“对话”时话语权不足的优势。
“4S店在与品牌商打交道时,扮演着‘弱势群体’的角色,加之在经营中对自身形象维系的缺失,如今可谓‘内忧外患’。”管理学博士后,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汽车运用系副主任郝玉凯认为,来自品牌商的不合理条约将4S店的生存之道“卡死”。他解释说,厂商的销售策略及一些市场因素,如今已让4S店在“销售”环节本身几乎无利可图,品牌商又通过对汽修零部件供应商的强势垄断、指定供货,让4S店在售后物品的采购上毫无自主权,造成“在4S店维修、保养的价格远高于快修店”的窘境,进而致使客户大量流失,使“售后利润贴售前”的经营方式愈加艰难。在此问题上,郝玉凯认为,国家应当出台相应政策,在保障4S店维修品质不下降的前提下,限制品牌商的“强势行为”,在采购等方面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给4S店留下部分“自主空间”。
“应当学学我们的近邻韩国,大力发展自主品牌。”郝玉凯强调,目前一些市场行为在汽车行业中“不奏效”,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汽车行业不掌握核心技术,“强势自主品牌”缺失。国家应当进一步通过有效方式,大力扶持国有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以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同时他也建议,4S店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准,及时修补消费者对于4S店因“维护价格过高”、“过度维修”等信用缺失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培育并维系消费者对其“忠诚度”。
谈及对4S店日后的发展,郝玉凯认为,汽车销售业从业者应当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的热潮,改变自己的营销方式。“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怎么让它服务于产业本身更值得思考。”郝玉凯说,未来的4S店可能会“瘦身”为“体验店”、“展示店”等形式,线上支付、车运到家都会成为可能。汽车销售行业从业者应当有充分的行李准备迎接行业内“洗牌”格局的到来,并改进、扩充自己的经营思路,迎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