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若定 落子有声——广东省推进PPP工作纪实

22.08.2017  22:12
   目前,在广东省,有一类在建的惠民大项目———村镇污水处理工程。它是《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4—2017)》中的重要内容,不包括之前已经完成的,到2017年底,全省还有2600个项目需要完成。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一轮治理之中,引入了PPP模式,让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发力,改变农村面貌。

  不久前,广东省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在江门市召开,会议明确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惠州、江门、肇庆等15个市各选取1个示范县,采取PPP模式整县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据初步统计,15个示范县污水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00亿元,有40多家社会资本踊跃参与。目前,全省已有12个示范县完成项目采购流程并确定中标社会资本方。

  透过村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这个“窗口”,人们或可领略广东省稳步、有序、扎实推进PPP的风采。

   村里治污水  用上高科技  

  在外人眼里,台山市三合镇浮月村最显眼的是那一幢幢颜色灰白相间、式样亦中亦西的碉楼。而在村民眼里,尽管这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侨所建的老屋颇有旅游潜力,但更让他们舒心的是村里越来越整洁美观的人居环境:每户门前都有黄、绿两色的分类垃圾桶,洁净的石板或水泥路面延伸到每家门前,阵阵清风拂过,路边一池碧水绽开微微涟漪……

  在浮月村的村头村尾,各有一个不大的花池,种着些花草,枝繁叶茂,姹紫嫣红。记者走近一看才知道,这其实是新建不久的污水处理设施,旁边还立着一个蓝色的宣传栏,介绍了由中国航天建设集团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安诺(ANAO)村镇污水处理工艺。

  “区别于传统的利用药物和化学制剂处理污水的模式,村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是“厌氧+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先在村民家里铺设管网,把他们的生活污水汇集到处理站,再通过厌氧池和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和吸附,最后进行排放。”市水务局的同志指着花池中的花草对记者说,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在人工湿地种植美人蕉、千屈菜等多种植物,目的是利用植物自身的去污能力,过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达到一级B标准。

  “这只是我们周边的几个示范工程之一。按照广东省的要求,到2018年底,江门三区四市污水处理率均需达到95%,仅台山就需要建设432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1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中国航天集团一位项目负责人对能中标台山市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非常满意。

  已经基本建成的台山市三合镇污水处理厂占地仅1亩地多一点,主要由污水调节池、设备用房及辅助设施组成,投资约400万元。“我们的技术标准高,出水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或地表水Ⅳ水标准,设备智能化程度高,但成本又不高,能降低建设成本30%以上,维护起来也十分方便简单。”项目负责人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说。

   整县打包 整市推进  

  按照广东省政府2015年出台的实施方案测算,要完成“到2018年底,基本建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目标,项目建设共需资金逾千亿元。其中,江门市新一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通过反复研究,该市确定对建设资金未落实的项目采用PPP模式,以“整县打包、整市推进”方式组织实施;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采购、同步推进的原则,由市水务局统筹负责整市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据介绍,江门市按照各市、区行政村比例分配农村污水设施建设任务,项目选址时将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通道沿岸、常住人口数、用水量情况、美丽乡村建设、名村名镇建设、有无建设用地等因素都统筹考虑在内,在此基础上确定“打包”内容。经过多次对接研究,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市的“”一并向社会公开招标。最终,中国航天建设集团、北控水务、北京碧水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企业分别中标。

  “江门在全省首创‘整县打包、整市推进’的建设模式,试点先行,探索出投资少、占地不多、技术先进、运行成本低、出水标准高等经验,并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广东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的建设模式有几大优势:一是市级统筹协调,完成任务时间更有保障。二是各县区独立“打包”,有利于发挥各级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整市推进有利于各个社会资本方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力于培育本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他领域的PPP项目。

  江门并非一枝独秀。广东省主管部门精心抓试点建设,先后指导汕头市6座污水处理厂PPP项目、揭阳市9座污水处理厂PPP项目等成功落地,汕头市潮阳区全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捆绑PPP模式实施项目等3个项目也已进入采购阶段,探索总结出污水处理项目厂网一体、多项目打包、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可复制、可推广的PPP模式范例。

  据悉,在财政部、住建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出台的《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鼓舞下,广东省将推动污水垃圾处理全面实施PPP模式,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规范有序  步步为营  

  “PPP模式有利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既拓宽了城市建设发展资金渠道,又提升了城市管理运营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李丽丽对广东省PPP实施的效果深有感慨。

  制度是管理的保障。近两年来,一系列规定办法的出台,都显示出广东省推动PPP就要使其规范、健康发展的决心。2015年,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构建了广东省PPP政策框架。2016年,广东印发通知进一步细化明确全省PPP项目财政管理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同时,包括《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推出,加快了PPP“开疆拓土”的步伐。

  物有所值评价是判断是否采用PPP模式代替政府传统投资运营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试金石”,是PPP的核心价值。2016年,《广东省PPP项目库审核规程(试行)》印发,这份全国首创的规范性文件将物有所值评价报告作为项目申报的必要材料之一,明确未经评价的项目不予入库。

  2016年4月,广东省财政厅又在全国率先印发了《广东省PPP项目库审核规程(试行)》,明确了入库项目的类别、项目申报内容、审核标准、审核程序、结果运用等规定。

  “我们就是要让规范的PPP项目尽快落地。”广东省财政厅金融债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省PPP项目库实施“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对少数因实际情况变化不适合采用PPP模式的或不符合PPP要求的项目,及时作退库处理。省财政厅加大督查力度,多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项目实地督查工作,并建立PPP项目进展通报机制,定期汇总全省进展情况向省政府报告,向市、县政府和财政部门通报,督促各地加快推进项目落地。

  规范推动PPP,离不开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广东省财政厅明确提出,“鼓励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提供法律、财务、咨询等专业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省财政厅也按照规定程序择优确定了知名中介咨询机构,协助自己对申报入库的项目进行审核。各地在推进PPP项目过程中,也已普遍引入专业的咨询机构,协助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和融资咨询等工作。

  在一系列制度、办法的护航下,广东省PPP工作实现了稳步有序规范推进,以下的这组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17年6月底,已纳入广东省PPP项目库管理的项目数量为171个,总投资额2692亿元,覆盖交通运输、水利枢纽、市政设施、片区开发、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文化等各类公共服务领域。其中,有72个项目已签约落地,总投资额962亿元,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75亿元,引入社会资本787亿元。全省PPP项目落地率(按剔除识别阶段项目计算)51.8%,高于全国平均落地率(34.8%)17个百分点。22个财政部PPP示范项目中,19个项目已签约落地,落地率达到86.4%,超过财政部示范项目全国平均落地率(69.3%)17.1个百分点。全省现有21个省重点PPP项目中,有18个项目已经签约落地,落地率达到85.7%。